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11月PPI涨幅2% 大幅下滑超预期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1日 07:29  北京晨报
11月PPI涨幅2%大幅下滑超预期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剧烈回调是引领PPI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关注11月份经济数据

  从一路猛涨到迅速回落

  晨报讯(记者 邢飞)受到国际油价回落等因素的影响,11月份PPI(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涨幅出现大幅回落。国家统计局昨天公布的最新统计显示,今年11月,全国PPI同比上涨2.0%,较前一月下滑4.6个百分点,创31个月来新低,远远低于市场预测的4.4%的涨幅。

  今年8月份,我国PPI曾创下10.1%的12年来新高,但该数据在9月份明显回落至9.1%,10月份更减至6.6%,而11月份2%的涨幅已经接近2004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仅次于2006年4月的1.9%。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剧烈回调是引领PPI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国际原油价格已从去年11月的每桶84.70美元,跌至今年11月的54.40美元,而煤炭出厂价格涨幅较前一月回落超过8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在工业品出厂价格降低的同时,企业购进生产要素的成本也进入了快速下降通道。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较10月份下降6.3个百分点。

  据专家分析,PPI的速降对生产企业来说谈不上什么利好。虽然好像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但是成本的下降没有成品的下降速度快,物价过快下降的时候也是企业亏损加大的时候,因为生产都是有周期的,上一个生产周期的产品还没有出售,产品的价格就降了下来,企业亏损风险增大。

  “国际油价已接近每桶40美元,如果其他大宗商品价格继续向下调整,PPI很可能在今年末或明年初出现负增长。”招商证券分析师胡鲁滨表示,PPI超预期回落也反映了现在企业经营压力很大,对原材料的需求不足,PPI变动直接反映了中国经济宏观面的变化。

  不过,胡鲁滨表示,从短期看,PPI的快速滑落可能推动非食品类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进一步下跌,从而带动整体CPI继续下行。预计今天公布的11月份CPI涨幅可能低于3%。摩根士丹利昨天则预计,由于调控部门自今年10月开始实施振兴经济措施,中国经济明年下半年将重拾增长动力。

写进博客
复制标题和链接发给好友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