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退税率提高难解出口下滑 商务部加速自贸区建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29日 14:28  经济观察报

  张斌

  “最近很忙,每天都有几十个企业的电话打进来,都是询问自由贸易区(下简称自贸区)情况的,尤其是东盟。”商务部国际司的一位官员对本报说。

  昔日紧盯美欧市场的大老板们一改常态,最近这段时间,对自贸区政策及其谈判进程尤为关注。他们越来越意识到,当需求减少的时候,出口退税回调和银行保证金台账“实转”政策的转身只是一道很美的风景,这个时候“拿到订单才是硬道理。”

  金融危机对这些主要发达国家的冲击让他们不得不转移视线,去关注那些曾经不屑一顾的市场。

  退税,看上去很美

  福建佳达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春,刚从公司最主要的出口国——美国考察回来。一趟美国之行让陈春感受到,明年上半年的日子将更艰难。“以前全额付款的定单,现在也拆分付了”。

  商务部政研室的向宇博士说:“进出口企业受到影响已经是100%。美国零售的萎缩和进口的下降有一个半年的滞后期。”美国零售这两个月才开始下降,它带动出口的下降大概要到明年,现在反映出来的只是出口订单的大幅下滑下降。真正的影响要到明年2-3季度才会显示出来。

  11月17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通知,即从今年12月1日起,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机电产品和其他受影响较大产品的出口退税率进一步提高。此次调整共涉及3770项商品,约占全部出口产品的27.9%,是今年下半年三次出口退税率上调中幅度最大、范围最广的一次。

  陈春从两方面来分析出口退税回调的作用,他说:“这要看我们的竞争对手到底是谁?如果是国内企业,大家都没钱,退税提高后,竞相降价去争一个订单,就没什么用。但是,如果竞争对手是美国国内或者其他发展中国家,那么这时出口退税的提高就有一定的意义。”

  向宇博士说:“这个手段确实不可能对全部产品有效,只会对一部分产品有作用。但是在操作层面上很难区分对哪些产品有效,哪些无效。所以商务部采取的手段就是全部回调。”

  “利润逐年下降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现在大幅下降的订单,真的很恐怖。”陈春不无抱怨地说,“现在纺织企业订单的下降平均在2-5成左右,出口退税并不能解决需求问题。”

  11月21日,银行保证金台账“实转”政策的再次转身,遇到的是相同的尴尬。

  向宇说:“空转只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企业资金的问题,目前来看,如果需求没有了,这两招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次金融危机对主要发达国家市场打击比较大,那么我们还是要去挖掘一些新的中小市场。”

  自贸区建设

  危机到来,加大中小国家的市场占有率就显得尤为重要。陈春目前正在关注东盟的一些国家,还有日本和韩国,因为他听说中国对日韩自贸区的谈判也正在加快推进。

  “现在增加一成的订单或许都可以帮助我们撑过这段时间,以前也不是没想过开拓其他市场,但是在没有附加优惠政策的时候谁也不想放过欧美这块肥肉。”陈总说。

  商务部国际司的一位官员说:“从企业的关注度来看,由于自贸区有降税的政策,越来越受到双方企业的重视。”

  以中国-东盟为例,随着降税逐步到位,双方企业利用自贸区优惠开展贸易的绝对数量和比重,都将会连续几年呈现高速增长。受自贸区实施带动双方贸易总额也呈现了快速增长的势头。

  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给商务部国际司提供的一份 《中国——东盟自贸区原产地证书签证情况》显示,2008年1-9月份,全国检验检疫机构共签发中国-东盟自贸区原产地证书达到13.33万份,签证金额40.72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了66.41%和103.8%。

  除中国-东盟外,中国已经签署的自贸区协议还有中国-智利、中国-巴基斯坦、中国新西兰和中国-新加坡、中国-秘鲁五个,均在今年完成。

  上述商务部官员表示,“自由贸易区的推进的确在今年加快了,如果没有经济危机的话,可能推进得没有这么迅速。这是一个趋势,韩国、日本、美国在这方面都在加快。”

  向宇分析说,“目前这个阶段,自由贸易区或许成为一个合法的规避港。”

  他表示,自贸区建设主要是扩大贸易区内的贸易,另一个角度看就是排除了区域外贸易。所以这也是目前各国加快自贸区协议谈判进程的一个原因。

  来源:经济观察网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新浪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