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光明集团董事长:奶粉事件的损失至今难以估量(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27日 00:23  中国经济周刊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冠生园员工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今年初冠生园已经与国内某知名资本机构结成战略伙伴谋求在海外上市,而由于受到此次大白兔奶糖事件,这个战略部署似乎很难在短期内实现了。因为有媒体报道,在海外一些地方出现了抵制大白兔奶糖的事件,信誉的恢复需要相当一段时间。

  利润下降、成本增加 冠生园集团因非上市公司,其内部真实财务无义务向外披露。与之相比,同为光明食品集团旗下的光明乳业,其损失情况似乎较为沉重。

  光明乳业的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光明乳业的营业利润是负617万元。这意味着上半年的主营业务其实处于亏损状态。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受到问题奶粉事件的冲击,光明乳业的第三季度业绩亦不容乐观。

  10月13日,光明乳业发布了第三季度预亏公告称,“根据公司财务部门依据目前的经营状况及相关会计准则的初步预测,2008年第三季度公司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负值。”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些投资者不仅仅对此次问题奶粉事件可能对光明乳业的销售及其盈利前景表示担忧,同时还认为,如果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公司动用相当人力、物力和精力排查三聚氰胺将增加公司的营运成本,致使利润出现下滑,投资者利益受损。

  10月15日,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管局副局长郑光辉向记者透露:“目前由政府主导驻厂监管是特殊时期的特殊监管方式,不会变成长期的监管方式。长期的监管方式也就是我们说的常态监管方式,首先要让所有的生产企业承担社会责任。”

  郑光辉还表示:“增加检测项目,对于企业来说肯定要增加生产成本,但是对于企业来说对于这类问题应该放在非常次要的位置,首先它提供的产品要对社会、对公众、对消费者负责,保证提供的食品质量安全。”

  王宗南董事长向《中国经济周刊》坦言:“驻厂监管是政府采取的一个非常规的措施,但日后我们一定会建立一套内部措施,在我们集团看来,即使增加成本也在所不惜。未来,光明食品集团一定会从这次事件中吸取教训,建立长效机制,从原辅料的采购、检测、生产加工、物流配送、分销、零售全过程加强管理,做好标准化。”

  一位熟悉乳制品行业的分析师向记者表示:“在未来,像光明乳业、冠生园这样的企业所要面对的问题是双重的,一方面是由于产品周期下滑、行业竞争加剧和问题奶事件所综合引起的销售不振,另一方面来自于政府监管部门要求其对乳制品采集、加工过程加大检测的力度,这些势必在很大程度上会长期影响公司利润和股东收益。”

  多发事件与光明“轻资产战略”有关? 1995年开始,光明乳业准备从上海开始走向全国,立志要实现“全国一片光明”,但一直步履维艰。2001年,为了加快全国扩张攻城略地的步伐,当时光明乳业董事长王佳芬邀请了麦肯锡公司做战略顾问。

  在当时,麦肯锡的建议是实施“轻资产战略”,其核心是光明乳业需要减少自身在全国的固定资产投资,而应该通过输出管理、技术和品牌获取利润,专注于产品研发、销售、服务与品牌推广。

  事实上,这种“外包”发展模式的弊端在此后一系列事件中暴露无遗。2005年,发生了郑州光明“回炉奶”事件、浙江光明“早产奶”事件引发全国热议。而此次问题奶事件被检出三聚氰胺的批次主要涉及江西光明、北京光明、武汉光明等非上海本地的光明子公司或合资公司。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之所以问题事件很容易发生在光明在全国的子公司和合资公司,主要是由于“轻资产战略”的引导之下,在这些公司没有能像光明上海本部基地那样建立起可高度控制的奶牛养殖组织,致使收奶环节出现了漏洞。

  “上海至今没有发生杀牛倒奶事件,”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谢敏强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反思一下就能发现,这次三聚氰胺的事件跟我们奶牛养殖的组织化程度不高有关。恰恰在这点上,上海走在全国的前面。”

  据了解,上海从2006年开始已经关停了所有的收奶站,目前上海109个牧场全部是规模化养殖和规范化养殖,基于这一先进的管理体系,所以产品污染缘自奶农的安全问题在上海没有发生。

  事实上,如何在全国建立高组织化的奶牛养殖的体制,是摆在光明乳业负责人面前的难题。在未来,受到此次问题奶事件的影响下光明“轻资产战略”会终止?会强化?抑或另寻出路?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