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陈竺称实现医改近期目标至关重要

  到2010年要实现五大目标,其中公立医院改革是最难的部分

  【《财经网》专稿/记者 李虎军】中国医改过程中,2010近期目标至关重要,既要让人民群众真正看到和得到实惠,又要为实现2020年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奠定基础。

  10月20日在北京举行的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The Lancet)杂志中国特刊首发式上,中国卫生部部长陈竺,详细解读了中国在2010年要实现的医疗体制改革近期目标:

  第一,中国将对人民群众的医疗保障做到“应保尽保”。作为一个城市和农村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的发展中国家,他坦言,中国目前的医疗保障体系不是一个统一的体系。但无论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还是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的医疗保障,都要覆盖尽可能多的人群。现在确立的目标是,到2010年通过前述的三种医疗保障制度,使中国人口的90%以上得到覆盖。

  “一个好的消息是,截至今年6月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际上已经覆盖了90%以上的农村和90%以上的农民”,陈竺透露。

  第二,中国将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本药物是覆盖最常见疾病、而且质量有保障、具有可及性、个人和社会能承担的药品。这个制度的建立,绝不仅仅是有一份可以用于报销的目录,而是要建立从药品生产、供应、流通到合理使用的制度,要有相应的支持和扶持政策。这样既能保证用药的安全,同时又能控制医药的费用。

  他解释说,这种制度实际上不仅包括药品,还要包括医疗器械,包括诊断手段,等等。

  第三,中国将加强基层机构医疗卫生服务的能力。在北京和上海等城市的一些医疗中心,无论是医务人员的水平和技术,还是大楼的配置,都和发达国家相差无几。

  “有些地方的豪华程度,也许超过了我们在发达国家的所见”,陈竺表示。但在中国的农村,尤其是中西部的穷乡僻壤,或者是某些城市的一些社区,尤其是一些城乡结合部,医疗资源严重不足。这不仅是基础设施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中国必须出台好的政策,能够让有水平的医务人员,包括全科医生、全科护士和中医,到基层工作,到农村工作,不仅给他们待遇,而且给他们社会承认。

  第四,中国将逐步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在一个社会经济发展高度不平衡的国家,医疗需求一定是多样性的,应该支持各种研究的思路,统筹政府和社会的资源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但作为政府,最重要的是保证基本人权的组成部分,即人民群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性的需求。这就像教育系统的九年义务教育制,必须让中国每一个孩子受益一样。

  “我们现在正在设计服务包,这里面包括疫苗可以预防的疾病、慢性疾病的管理、烟草的控制、高血压的控制、道路的安全、环境的卫生、工作场所的卫生等,作为公共财政的阳光雨露,均等化的服务应该润泽中国的每一个公民”,陈竺说。

  第五,中国将启动公立医院改革。陈竺承认,这是所有近期目标中最难的部分,但又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他指出,如果公立医院的机制和体制,不能让其切实履行向人民群众提供公共产品的使命,长此以往将难以为继。公立医院的队伍,在国家的公共卫生安全中应该具有中流砥柱的作用;而好的公立医院,既治疗疾病,又参与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在中国,防治结合其实是公立医院一个好的传统。因此,“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考虑,公立医院的改革都迫在眉睫。”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相关专题:

    两会特刊:新医改8500亿资金拆解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