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家:中国经济四季度将出现反弹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21日 04:23  金融时报

  外资银行专家解读最新经济数据

  记者 袁蓉君

  国家统计局10月2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第三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速进一步放缓至9%,低于此前普遍预期的9.7%,不少市场人士因此有些悲观。但当天与记者连线的外资银行专家认为,考虑到奥运会和国庆长假的影响,第四季度GDP增速将出现反弹。同时,在外部冲击加大的背景下,中国政府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已成为大势所趋。

  美林公司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市场低估了第三季度北京奥运会和国庆长假的影响,预计中国GDP增速将在第四季度反弹至9.9%。“2009年的真正挑战是一些主要经济体陷入衰退,但中国的政策反应将是迅速的,能够有效防止经济增长大幅放缓,相信中国2009年的增长率将超过8.5%。”报告如是说。

  花旗集团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黄益平也认为,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速进一步放缓,部分原因可能是受到与奥运相关的运输、生产和旅游限制的负面影响。因此,第四季度经济增长可能会有所恢复。不过,增长减速的总趋势无疑已非常清楚。

  财政收入增幅下降也进一步证实了经济放缓。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中国财政收入增长25.8%,财政支出则上升25.5%,均保持健康和稳定增长。不过,7月、8月、9月财政收入增长分别放缓至12%、10.4%和3.1%。

  黄益平提醒注意支出和生产数据的不同情况。在支出方面,8月、9月份净出口实际上出现了反弹,通过零售数据反映的消费保持强劲甚至有加速趋势。固定资产投资的实际增长有所放缓,从去年的大约25%降至最近的接近20%,并在近几个月保持稳定。黄益平说,由于多数决策者担心投资增长过快,固定资产投资增幅的轻微下降将是一个受欢迎的变化。另外,虽然广泛报道企业盈利下滑,但数据还显示,目前企业的利润增长仍保持在大约20%的水平,看起来仍属健康。不过,与支出相比,生产似乎弱得多了。8月份工业生产增加值从此前的增长17%至18%下滑至略高于14%的水平,本周即将公布的9月份数据可能会更低。因官方GDP数据是基于生产来测度的,实际GDP增长率将迅速走低。

  值得高兴的是,9月份消费价格指数(CPI)和批发价格指数(PPI)同比增幅双双下降,前者为4.6%,低于前一个月的4.9%,后者得益于全球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下跌。美林预计,未来CPI和PPI的下降趋势将持续,第四季度CPI增速将为4.0%。另外,为了反映下降的商品价格,美林将其对中国今年全年CPI增幅预测值由原来的6.5%下调为6.3%,明年的预测值由4.1%下调为1.8%。

  尽管最近中国经济增长减速、外部危机加剧,大多数中国政府官员和经济学家对中国在未来几年保持大约9%的增长仍充满信心。黄益平认为这主要基于以下原因。首先,因中国仍保持严格的资本项目管制,美国金融危机的直接影响将有限。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也有助于经济不受外部冲击。其次,目前的放缓部分归因于过去一段时间采取的紧缩政策。如果人民银行继续放松政策,这种影响可以被扭转,至少是部分扭转。第三,与很多其他国家的银行不同,中国银行业的资本充足率很高,流动性仍很充足,这有利于经济增长。第四,预期中的财政放松也有助于抵消疲弱的外部需求。

  在谈到美国金融危机如何影响中国经济以及中国将如何回应外需疲软和脆弱性时,黄益平表示,目前决策者的主要关注点是海外压力正在通过贸易渠道加剧中国经济增长的风险,尽管直接的金融风险有限。不过,出口放缓并非惟一的疲弱来源,因房地产市场呈现出内需进一步下降的压力。生产的走弱可能是消费的一个先行指标。因通胀持续放缓,第四季度的政策可能会变得更加宽松。鉴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即将召开,黄益平认为,这可能是宣布新的经济政策的重要时机,特别是期待已久的财政一揽子计划。

  另外,黄益平还表示,由于目前经济已经放缓,人民银行可能不会再抑制放款了,去年第四季度引入的信贷限额实际上已经被取消。监管机构还鼓励银行增加向农业、中小企业和个人消费者的贷款。

  当然,黄益平表示,中国经济的表现无疑还将依赖于外部危机的未来发展。“如果美国金融动荡拖延更长时间,中国保持强劲增长的能力可能会被逐步削弱。”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