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9.9%的增长率:透露哪些新信息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20日 19:39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0月20日电(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刘铮、周英峰、江国成)9.9%——这是在当前国际金融动荡不安之际,国家统计局20日公布的今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长率。这一增长率,尽管比上年同期回落了2.3个百分点,但与陷入低迷的世界经济相比,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态势仍然引人瞩目。

  9.9%的增长率应当怎么看待,下一步国家将采取哪些措施,中国经济能够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发挥哪些作用?国家统计局权威人士、宏观经济专家对此进行了解读。

  经济增速放缓,出口减速明显

  前三季度增长9.9%、第三季度增长9.0%,人们普遍注意到,今年以来特别是第三季度以来,中国经济增速的回落。这印证了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当前经济形势时提到的“经济增长放缓趋势明显”。

  “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对今年以来国民经济产生了较为明显的不利影响。”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20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坦言。

  从2003年中国经济增速跃上10%平台起,直至2007年达到11.9%,过去五年间,中国经济一路上行。而今年一季度经济增长10.6%,二季度增长10.1%,三季度增长9.0%,放缓趋势明显。

  中国国际经济研究会副会长张其佐分析指出,当前世界金融危机不仅波及面广,而且影响度深,目前仍处于不确定和动荡中,这使得全球经济表现低迷。

  中国经济与世界联系日益密切,自然受到波及。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测算,今年前三季度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去年同期下降8.9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

  也就是说,今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速回落的2.3个百分点中,有1.2个百分点来自出口减速。统计显示,前三季度,中国出口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了4.8个百分点,贸易顺差减少了47亿美元。

  扣除出口减速,经济增速回落的另外1.1个百分点是怎么形成的?北京大学国民经济核算研究中心研究员蔡志洲认为,投资和工业增速的明显回落是重要的因素,这是国内经济周期在发挥作用。

  固定资产投资一直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蔡志洲分析,虽然前三季度投资保持了27.0%的增长率,但考虑到同期投资品价格涨幅,投资实际增长率回落了大约10个百分点。

  工业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回落了3.3个百分点,特别是9月份增速回落到11.4%,而以往都是17%、18%。

  “中国经济已经从持续升温状态转入回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认为,主要是两个原因造成:一是过去5年“防过热”政策主动调控累积效果的体现;二是外部经济环境变化给经济增长回调增加了压力。

  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未发生改变

  在世界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出现了回调。多年来习惯了10%以上增长的人们,对“9”字开头的增长率多少有些忐忑。

  “要看到在金融危机爆发、世界经济增速放慢的情况下,这样的经济增长速度是来之不易的。”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对当前经济降温要冷静观察,没有必要惊慌,不必反应过度。”张立群指出,前三季度9.9%的增长速度并不低。要看到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非常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条件也非常好。现在,要稳住当前经济增长的水平,把经济引向更稳健、可持续的发展轨道。

  环顾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9.9%仍是强劲的。而且,9.9%依然略高于改革开放以来9.8%的年平均增速。更难能可贵的是,它是在国内接连遭遇罕见自然灾害的背景下取得的。

  今年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是多年少见的。年初南方部分地区遭遇了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大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5月12日,发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涉及范围最广、灾害损失最大的特大地震灾害;五六月份,部分地区又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这些严重自然灾害,对国民经济发展产生了冲击。

  针对国内接连不断发生的严重自然灾害,中央做出了一手抓抗灾救灾、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针对世界金融危机导致出口增速放慢、部分企业出现困难等情况,明确了“一保一控”的调控目标。

  随着各项政策的落实,中国经济仍然保持平稳较快增长;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回落到4.6%,控制通货膨胀取得明显成效;高耗能产业增速回落、高技术产业加速增长,工业结构有所改善;农业生产获得较好收成,粮食连续五年增产。

  “今年以来国民经济发展的历程是十分不寻常的,十分不平凡的,也是十分不容易的。”李晓超指出,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总体运行良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未发生改变。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