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三中全会将打开农地流转新局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11日 08:46  经济观察报

  翁仕友

  10月9日下午,在接待过一拨客人之后,党国英终于坐到电脑前,努力静下心继续他的写作,这次他要写的是关于农村改革的12个问题。

  这一天,中共中央召开为期四天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外界评价这次会议将影响中国未来发展走向,是1978年以来最为重要的一届三中全会。现为中国社科院农村所研究员的党国英丝毫不掩饰对这次会议的热情,“最让人期待的还是土地承包经营权长期化”。

  土地流转、农村金融、粮食安全、合作组织、乡村治理、城乡统筹等一连串问题,成为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这其中关注度最高的当属中央如何定调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乐观者认为十七届三中全会后将掀起“二次土改”。

  不过,本报获得的消息显示,在对土地承包经营期限有较大调整的同时,备受关注的“小产权房”问题、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等问题尚未涉及。

  争议“永包制”

  三中全会召开前的一段时间,党国英异常忙碌,他频繁出现在央视、人民网等各家媒体上,要求采访的新闻记者和上门拜访的人络绎不绝,党国英笑称,“现在手机都不敢开”。

  10月9日接受本报采访时道出其中原委。一个月前,他受京城一家媒体之约,写了一篇名为 《“永包制”:深化农村土地改革不宜拖延》的文章。未曾想到一石激起千层浪,赞同者拍手称快,认为这是一剂“良方”,反对者“口诛笔伐”,认为这纯粹是文字游戏。

  再到后来外媒转载时,直接变成了中国将在三中全会上定调 “永包制”,这样的误读和曲解让党国英有些不解。

  所谓“永包制”,就是土地承包经营权永远属于农民,永远不变,这有别于目前国家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期限的规定。早在1984年,国家提出土地承包期限为15年,1993年又提出保持30年不变。

  20多天后,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来到农村改革发源地安徽小岗村,在和村民“拉家常”时,这位总书记说,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不仅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还要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敏感的政情观察人士从中读出了别样的味道。

  和以往的表述不同,这次用“长久不变”替代了“长期不变”,一字之差,却意味深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副部长徐小青告诉本报,“这是第一次提出长久不变,也就是说现有的制度不变了,这给农民一个明确的信号。”

  胡锦涛的这次“吹风”,也给出了另外一个信号,那就是本届三中全会将不会推行外界一度盛传的“永包制”。至于承包期延长至70年的说法,亦并不在议事范围。分析人士认为,“长久不变”四个字有多种理解,这也说明中央在推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问题上,很慎重。

  党国英介绍说,早在1997年他就撰文论述过“永包制”问题。反对者担心一旦实行,政府征地的价格将大幅提高,随之带来的是建设成本的上升。不过在党国英看来,这种上升是好事情,因为价格反映土地的稀缺性,否则土地浪费现象难以扭转,18亿亩耕地的“红线”将难以守住。

  而要实行土地“永包制”,便要重新做一次土地确权工作。“会不会很麻烦?当然会麻烦一点,但永远麻烦不如一次麻烦。”党国英在文章中写道。

  据悉,除了学界热议外,“永包制”还得到部分政界人士的青睐,据悉,农业部曾委托有关人士,专门研究实行“永包制”的可行性和操作性,研究成果和建议稿将递交国务院。

  浪漫的猜想

  对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厚望,很大程度上缘于今年是农村改革第30个年头。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来源:经济观察网

    新浪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