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刺激消费需缓解居民消费压力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01日 14:31  中国产经新闻

  本报记者 王超报道

  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天津考察时强调,扩大内需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要增强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促进消费则需要调整居民消费结构,调整消费结构则需要缓解居民重大消费压力。像基本医疗、基础教育等开支对居民压力非常大,应由政府承担更大的份额。”8月30日,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时红秀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采访时作了如上表述。

  目前在我国,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预期不高成为了阻碍消费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我国,由于基本公共服务提供不足,以及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不健全的条件下,诸如看病难、上学贵、房价高长期成为“压迫”居民消费热情的“三座大山”。

  相关数据显示,1993~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医疗自费支出增长了9.6倍。医疗保健支出占居民消费支出的比例上升到7.6%;农村居民人均医疗自费支出增长了5.2倍,在居民消费支出中的比重提高到6.6%。

  再看教育支出:2007年我国居民消费开支中教育支出比例,城镇居民为6.4%,农村居民为9.5%。这一负担是其他发达国家的数倍。2006年,美国居民消费支出中,教育支出只占2.6%,法国、德国、荷兰、意大利等国该支出比例还不到1%。而且,在美国、法国、奥地利和希腊等国在人均GDP由1000美元升至3000美元时,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的消费比重都下降。我们的基础教育虽已实行9年制义务教育,但居民个人仍承担相当大部分经费,甚至有的负担是非法的。

  反观能让百姓们“敢花”的社会保险制度。根据最新统计数据粗略匡算,2007年全国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率为45.2%;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率为50.2%;失业保险的参保率为26.1%;工伤保险的参保率为27.5%。

  可见,在全社会参与市场交易的劳动力中,需要通过社会保险以应对未来风险所占的比例普遍较低。由于社会保险异地接续问题没解决,前两年沿海一些省份发生大面积的外地打工者“退保”现象,大多数人仍依靠自身积累来应对不时之需,缺乏稳定的预期,即期消费自然要“保守”。

  时红秀说:“尽管近年来我国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方面的社会保险全面推开,但覆盖人群仍有限,还不足以让绝大多数参与市场分工交易的劳动者都免除后顾之忧。尽快扩展社会保险覆盖面,解决社会保险省际间接续问题是当务之急。”

  时红秀还建议,继续降低工薪阶层个人所得税负担,加大对收入者补贴力度,刺激消费。低收入者边际消费倾向较高,但消费能力不足;而高收入者具备消费能力,但边际消费倾向低。因此,有必要减轻工薪阶层的负担。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