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两房零距离威胁中国5000亿美元外储(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19日 21:23  中国经营报

  然而,雷曼兄弟公司分析师7月7日发表的一份报告将他们的危机曝光在公众面前。

  “住房抵押贷款的毁约率仍然在恶化,今年有250万单至300万单的初级抵押贷款合同出现违约,而2007年及2006年这个数字只有150万单及100万单。其次,房地美及房利美的投资杠杆率太高。一般商业银行只投资十倍于它们资本实力的项目,但是房地美和房利美这个数目则达到了20倍以上。这种过分高于资本实力的投资更易引发储户或是投资者的挤兑恐慌。”穆迪投资经济网全球首席经济学家MarkZandi分析说,持续恶化的次级债危机终于让接盘者遭遇危机。

  “这是我们一生中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投资大师索罗斯说。一场由次级债危机引发的新一轮信用危机已经开始。目前,房地美和房利美的市值蒸发已经超过460多亿美元,而现在,股价似乎仍未见底。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孙立坚说,为期已一年的美国次级债危机正在继续演变和升级。“现在这场危机开始波及到更多的优级贷款者。这两家公司的业务中不仅包括次级债,也包括优质债券,如果好的业务烂掉,如果凡是做房地产业务担保的都可能出现问题,那美国的银行机构会出现挤兑危机,会引发美国金融的系统性崩溃。”孙立坚说。

  “美国经济继续下滑,则缺乏造血功能,人们继续无法还债。房地美和房利美一共拥有或担保了5.3万亿美元的住房抵押债务。这场危机现在正在把美国超过5000万个家庭及房地美和房利美卷进来,而这两家公司的股票和债务又被全球数亿的投资者以及一些国家的央行所拥有。”孙立坚说,全球新一轮危机正在逼近。

  中国——被殃及的最大池鱼?

  在美国房利美和房地美两大政府资助房贷机构深陷困境之际,布什政府已经呼吁中国央行购买更多的美国政府担保的房贷债券。根据美国财政部2007年6月30日发布的海外持有美国证券情况报告,房利美和房地美两家公司排名前五的外国债权人依次是中国、日本、开曼群岛、卢森堡和比利时。

  美国住宅与都市发展部的网站显示,中国是房利美和房地美的最大债权人,持有3760亿美元公司债券。“中国目前拥有其近4000亿美元的长期债务。如果把短期债务也算在内,中国拥有的两家公司总的债券数目约5000亿美元。”国际投行瑞信集团(CreditSuisse)金融结构产品交易台主任JayGuo说,房地美和房利美两家公司的稳定对中国而言非常重要。

  美国住宅与都市发展部部长杰克逊眼下正在北京访问,试图说服中国央行购买更多全美抵押协会的证券。

  “影响肯定会有。”中国银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王元龙谨慎地对记者表示,由于缺乏必要的国内金融机构投资“两房”的数据,他不能给记者分析其影响有多大。

  据里昂证券分析师16日发布的研究报告称,包括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信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几家银行约持有共307亿美元房利美和房地美的债券。

  在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博士张明看来,国内金融机构的投资应该比重并不大。同时,由于美国一定会采取措施来施救,所以中国的5000亿美元外汇储备投资并不会遭遇灭顶之灾。“但这次危机使得中国的外汇储备资产价值面临新一轮的冲击。”张明对记者分析。

  在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曹红辉看来。国内金融机构的投资性损失还是可以计算出来的,“‘两房’危机恶化,对中国最大的影响在于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对中国金融稳定的影响以及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影响。”曹红辉说,美国所采取的各种救助措施最后的结果会导致美元继续贬值,美元贬值又直接导致石油价格继续上涨,从而继续加速中国的通胀并影响到国内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同时,美国由于危机持续,经济萧条,同样会导致中国的出口下降,中国的宏观经济出现困难局面。

  据了解,中国外汇管理局已经开始在与欧洲的一些私人股本公司进行谈判,打算将数十亿美元投到其最新成立的基金上,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些基金不是用美元标价。而目前,中国的1.6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中,绝大多数以美元工具的形式持有。

  不过,在曹红辉看来,美国经济逆转也给中国带来一些投资美国金融机构的机会。中国经营报记者:张岩铭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