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预知数据有利机构避险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19日 03:54 每日经济新闻

  预知数据有利机构避险

  虽然我们尚不能对此事下一定论,但是可以看看,如果某些机构真的提前预知了官方数据,是否会为其带去操控市场的契机?

  为此,记者连线业界相关分析人士,他们表示,在一定条件下预知官方数据,会有利于投资机构提前采取市场行为、规避风险或是谋取利益。但是目前我国经济走势比较清晰,投资机构可以自行预测未来重要指标的涨落区间。因此,即使预知官方数据,尤其是这种较长时段的宏观数据,并不会占到大便宜。银河证券高级分析师李锋也向记者表示,在官方数据出台之前,“几乎所有机构都将6月份CPI锁定在了7.1%到7.4%的区间,不会高于7.5%,这是分析界的共识。”

  “目前的经济状况并不是一个拐点。”日信证券首席策略研究师徐海洋则向记者表示,“去年第三季度的GDP官方数据公布之前,大多数机构认为股市仍会大涨,只有很少人提醒,经济要到拐点了。可是没人相信。结果官方数据一出来,GDP果然回落了。”徐海洋认为,在这种拐点背景下,如果能够提前预知拐点的到来,无论是自己预测到的,还是通过什么渠道获得内部消息,机构都能够提前采取措施,卖出股票,防止受损。

  外汇市场可以提前做多

  “如果能够预先获知内部信息,对于外汇市场来说,必然可以争取时间,提前做多。”美通国际金融集团外汇分析师陈杲向记者表示。如果数据正式公布后,此前的“小道消息”被印证,那么外汇市场上,投机机构就可以在一个更加合适的仓位获得盈利。

  不过,陈杲同样表示,由于国际外汇市场上,各国央行与投资机构共同对汇率走势发生作用,因此中国宏观经济数据的披露,对汇率市场会产生一定影响,但程度有限。“当然,对于投资汇率市场的机构来说,数据来源的准确性也是非常重要的。由于正式的数据发布之前,会有很多机构进行预测、预告,因此投资者如何判断这些信息渠道的可靠性,也具有一定风险。”

  精测物价有利产品炒作

  不过,对于一些同CPI关联异常紧密的金融产品而言,对短期CPI的预知就相当重要了。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教授向记者表示,曾经的国债期货就属于此类金融产品。“前些年在发行国债期货时期,所有的银行相关部门都在天天计算CPI,目的就是为了通过精确预测,能够提前采取市场行动。”

  由于国债期货的价格由国家给予商业银行的保值贴补率决定,而保值贴补率的高低,又取决于我国的月度CPI数据。因此,可以说每个月的CPI直接决定了国债期货的价格走势。

  “如果能够预知下个月的CPI将要上涨,就可以提前买入国债期货,套利成功。”郭田勇指出。不过,他同样表示,这样通过预知官方数据从而实现套利的行为,更适用于短期数据,如果是半年或一年的长期数据,则可能效用不大。

  泄密早非第一次

  有关机密信息提前泄露的传闻在国内资本市场屡见不鲜。

  去年5月22日,有关提高印花税的传闻就已在市场上快速流传,甚至有人还在互联网论坛上发帖称“财政部晚间将发布消息,证券交易印花税率由1‰提高到3‰。”当时,不少记者致电财政部新闻办、国家税务总局新闻办,得到的答复几乎完全一致:“确实没有听说过将要调整股票交易印花税的消息。”对此,众多媒体纷纷以“利空传闻被澄清”给予了报道。

  从5月22日传闻出现开始,到财政部上调印花税前的29日,A股市场依然狂热,上证指数也继续高歌猛进,一举突破4300点大关,创出了历史新高。然而,“5·30”凌晨公布的印花税调整信息与此前的市场传闻毫无二致。随后,有学者质疑:印花税上调走漏风声,应该是一起严重的国家机密泄漏事件。并且,由于之前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对“利空传闻”进行澄清,而上调政策出台又推翻了相关部门不久前的说法,政府部门的公信力必然遭到质疑和伤害,后果是无法估量的。

  有网友评论说:“中国证券市场没有什么是‘机密’的,而在没有机密的证券市场里,散户是最大的弱者。”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