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氢燃料电池汽车既节能又环保更经济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09日 22:47  CCTV经济半小时

  氢燃料电池汽车既节能又环保,更经济

  节能又环保的氢燃料电池汽车,活生生地摆在了我们面前,实际上,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制造技术在国际上已经成熟,没有什么难题,尤其现在国际油价连翻几倍,氢燃料电池车和汽油车相比更加划算,胡里清告诉记者,如果有朝一日能大规模生产,我们就会发现烧氢比烧油便宜的多。

  以上海神力打造的这辆样车来说,它配备了50千瓦的氢燃料电池发动机,那它的成本又是多少?

  全国燃料电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神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胡里清:“每千瓦一万左右人民币,那你50千瓦50万元以上(人民币)。”

  这样的价格,显然消费者无法接受,但胡博士告诉记者,这只是实验室产品的价格,如果按年产25万台的规模进行生产,价格就会大幅下降。

  胡里清:“每台发动机的成本就是大约在一千元每千瓦这么一个水平,按照50千瓦来计算就是5万块钱一台。”

  他给记者算了笔帐,制造发动机所需的生产技术国内已经掌握,建立一个年产25万台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的生产厂,投资大约需要35亿,这只相当于今年前四个月,中国进口石油多花1300亿人民币的2.7%。

  胡里清:“那么一定要实现国产化,甚至它的性能是超过同类的国际产品。”

  记者计算了一下,7万元的轿车加上5万元的发动机,眼前这辆车的价格不会超过13万元。

  上海市民:“既环保又降低成本,当然乐意选这个能源。”

  记者:“你们会选择吗?”

  上海市民:“会选。”

  调查中,虽然大部分市民对车的价格表示认可,但他们更关心燃料的成本是不是比汽油更经济,目前,氢燃料汽车100公里耗氢一公斤左右,那么,一公斤氢气的价格又是多少?记者也来到了上海宝钢下属的上海宝氢气体工业有限公司。

  记者:“4个9的高纯氢在什么价位?”

  上海宝氢气体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气体协会氢气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蔡文:“基本上40出头一点。”

  胡里清博士告诉记者,他们已经在燃料电池发动机使用工业氢的技术方面取得突破。

  蔡文:“工业氢不到20元一公斤。”

  使用这种技术,氢燃料电池汽车行驶百公里只需要20元左右的氢气,相比普通车辆的汽油成本节省60%。

  胡里清:“你这里面已经有很大的差价了。”

  目前上海拥有120多万辆汽车,工业副产氢仅仅只够几万辆汽车使用,显然难以满足氢能源汽车的发展,那大规模工业制氢是否可行?

  联合国国际氢能研究中心顾问、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教授毛宗强:“大规模的从煤制氢完全可行,神华集团已经建立世界上最大的一个煤制氢的工厂,这个煤制氢的工厂产量一年就可以达到18万吨氢气。”

  毛教授告诉记者,以每辆车每天奔跑100公里,耗氢1公斤计算,18万吨的产量足够50万辆汽车跑上一年。

  毛宗强:“这个氢的成本非常低,不到一块钱一个立方米。”

  一公斤氢气的生产成本还不到11.2元,即使以15元的价格销售,氢燃料电池汽车百公里的燃料成本,也会比汽油车低70%以上,调查中记者发现,氢燃料电池汽车无论是车辆价格还是氢气价格,批量生产后的价格普通消费者都能接受,那这个产业所必需的加氢站的成本又是多少?

  同济大学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副主任、氢能技术研究所所长马建新:“只要你是高压设备,那么必须要满足一系列的安全要求,材料、设备、等级什么都是要求比较高。”

  在上海安亭的汽车公园,记者看到了马建新教授主持建设的一个加氢站,设备给一辆车加满氢气,只需要两三分钟,由于设备都是进口,所以成本高达1200多万。

  马建新:“包括它的储氢罐,压缩机,还包括这个加气机,这三个最大的关键设备,我们目前都可以国内到今年底我们都会有,一些样品出来。”

  马教授告诉记者,像我们现在看到的9个高压储气钢瓶,进口的价格为30万美元。

  马建新:“国产化掉以后,我估计降30%、40%没问题。”

  马教授还告诉记者,加氢站都是高压设备,一旦这些特殊钢材国内大量生产,价格还将大幅下降。

  发展氢能源还需相关标准和政策

  让我们期待着这样一副场景:开着13万元一辆的氢燃料电池汽车,跑100公里只用加20元的氢气,不但比汽油车便宜了不少,还没有任何污染,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这样的场景能早一天变成现实,但开发企业告诉记者,现在用氢做动力的汽车实际上还上不了路,不是因为技术不过关,而是因为缺乏相关的标准和政策。

  联合国国际氢能研究中心顾问、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教授毛宗强:“在咱们国家,咱们氢能源发展重视是重视,但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

  毛教授告诉记者,很多国家为了发展氢能源,都已经制定了有具体时间和目标的发展路线图。

  毛宗强:“中国实际上到现在为止没有一个官方氢能路线图,你想没有一个目标,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没有一个政府认定的目标,光靠民众那也不行,还是需要政府引导,我觉得首先政府要抓一个氢能路线图,政府级的。”

  由于没有具体的氢能源发展路线图,氢能源汽车的发展也是屡遭困境,上海市经委装备工业处处长马静这样告诉记者。

  上海市经委装备工业处处长马静:“50万公里的强化试验都做过,都通过的,我说的你这是实验室里面做的,你真正要到现实环境里,现实环境里面考验那还有一个过程。”

  虽然氢燃料电池汽车已经通过了严格的测试,但它目前还不能驶向上海的街头。

  上海神力科技有限公司新闻发言人金磊:“它不能上牌照,这样的话警察看到了都拦,就这个原因。”

  金磊告诉告诉记者,由于燃料电池汽车没有名列国家公告目录,因此目前还不能办理牌照,此外,同济大学的马建新教授也告诉记者,上海第一个加氢站建成半年后还没有通过验收,因为按照目前的规定,加氢站距离100米内不得有重要建筑。

  同济大学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副主任、氢能技术研究所所长马建新:“跟国外差别很大,国外有时就几米路,十几米、二十米,最苛刻的地方也没有超过50米。”

  国内标准远远落后国际标准,使得加氢站在市区难以建设,而采访中,胡里清博士也告诉记者,由于目前没有公布氢能源发展路线图,也让这个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不敢投入。

  全国燃料电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神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胡里清:“没有看到国家愿意来大力推广扶持之前,他们也不敢冒这个风险。”

  那这些问题目前是否正在解决?记者也找到了上海市经委装备工业处处长马静,他告诉记者,关于加氢站的地方标准已经委托给上海新奥九环车用能源公司进行前期的制定,记者随即找到了这家公司的负责人。

  上海新奥九环车用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浩洪:“我们计划在9月份作出一个意见评审,我们计划在10月份实施这个标准。”

  记者注意到,这份意见稿中,已经把加氢站和周边重要建筑的距离缩短为50米以内。

  吴浩洪:“我们突出的还是设备的本质安全,因为设备的本质安全达到了,才能达到不发生。”

  虽然目前国内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还面临着标准滞后以及产业政策的不明确,但一些民营企业并没有停止脚步,胡里清博士告诉记者,他已经联合四家合作伙伴,着手把氢燃料电池的四大核心部件国产化,以打破国外的技术垄断。

  胡里清:“像杜邦产品,每平方米质子交换膜要两百多美金,而我们现在自己通过创新方法来生产的话,大概每平方米只要20美金左右。”

  记者:“20美金,那性能呢?”

  胡里清:“性能反而比他还好,提高很多。”

  就在上海神力公司附近,记者也看到了胡博士和合作伙伴新盖的年产千台的厂房,预计明年上半年进入生产阶段。

  胡里清:“当我们技术比较成熟,成本也有保障以后,那么我们希望能够在其他区域建立一个大规模生产的一个厂。”

  虽然目前国内对氢能源重视不够,投入不足,但胡里清博士告诉记者,不少先知先觉的城市已经向他们抛起了绣球,因为,打造一个年产25万台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的生产线,投入在35亿左右,但它的年营业额就将高达125亿元,加上它的上下游配套产业,这一数字将更加惊人。

  胡里清:“甚至是外国政府也非常希望我们去合作,到他们那边去产业化。”

  记者了解到,目前全球还没有大规模使用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城市,因此,谁率先成为清洁能源的城市,谁就将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

  毛宗强:“大部分国家都鼓励大家都看到这个趋势,发展趋势。”

  中国能否后发先至,在这场汽车革命面前拔得头筹,目前还是个迷,但采访中,一些上海市民也表示,希望传统汽车少一点,即经济、又环保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尽快多一点。

  上海市民:“我想政府不应该在这个事上迟疑的,我想是这样。”

  半小时观察:赢得与石油的战争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还会关注寻找新能源。

  油价的节节攀升正在演变成一场“石油战争”,石油资本和金融资本所结成的利益集团希望高油价的时代能够维持下去,保证他们可以从中攫取超额利润。由于我们缺乏对石油价格定价的权利,更缺乏石油市场上的话语权,我们只能任凭油价暴涨,用大量的外汇为利益集团买单。与之相伴的是,我们的石油企业亏损越来越严重,对石油依靠度较高的产业正面临着重重危机。

  如何摆脱高油价的“挟持”?如何挣脱利益集团的“绑架”?很多人、很多公司正在寻找出路,风能、太阳能、核能、煤变油、生物燃料以及其他各种替代能源纷纷被人们拿出来试验。可是如今最有希望的一个,正如片中所介绍的,是氢能源。它不仅清洁环保,更具备取之不尽、可以循环利用的优势,不仅对于解决能源危机可以提供帮助,在扼制气候变暖方面同样可以发挥作用。

  可是氢能替代传统能源有很长的路要走。首先是它必须获得国家的支持,只有得到了政策的扶植,氢能才可能成为新的“源头”;其次它必须与相关产业的升级进行磨合,给机械、汽车等行业以更新换代的充裕时间。最重要的是,它是一场观念的革命。只有使更多人了解到氢能的好处,只有使人们对能源的观念发生大的转变,愿意为改变高油价和气候变暖的现状出一分力。氢能是否能赢得与石油的战争?需要我们人类的帮助。

  主编:周人杰

  记者:李杰

  摄像:樊金锋 樊建恩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相关专题: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