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财政补贴能否抗通胀 专家反驳江苏银监局局长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02日 05:29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赵成刚 发自北京

  前日,江苏银监局局长于学军博士在接受媒体专访时,突然抛出“以财政政策为主治理通胀”的观点。在目前通胀居高不下并呈全球化的背景下,此观点一出,立即引发有关货币从紧政策的争论。昨日,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宏观经济室主任张晓晶认为,本轮通胀的根本原因源自需求拉动,从紧货币政策没有必要改变。

  反方:货币政策选错了方向

  针对本轮通胀的特性,江苏银监局局长于学军博士提出以财政政策为主治理通胀的想法。他认为引发通胀的货币本源并不在中国及人民币,而是美国及美元。因此,控制通胀的政策手段并不完全掌握在中国央行的手中,而在美联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不分青红皂白地一味要求央行用货币政策强行控制通货膨胀,那将是力所不能及的,甚至是选错了方向,用错了工具。

  于学军建议增加财政物价补贴性支出,安定民心,以及采取减税、调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减少财政固定资产直接投资、征收垄断行业国有企业的垄断利润等举措改善财政收支结构,提高财政抑制通胀的灵活性。

  正方:从紧还应继续

  对此,张晓晶指出,财政补贴只能是权益之举,油价补贴即是明例。长期补贴是不可能做到的。有迹象表明,今年财政收入很可能减少,因为企业亏损在加大,印花税收入已经减少,而重建资金支出较大,财政补贴对于缓解通胀只能是权宜之计。减税是在经济面临大幅下滑的危险的时候采取的措施,但是目前还看不到这个迹象。再者,企业倒闭是经济调整必须付出的代价,这个时候谈论减税没有必要。

  张晓晶分析,谈论较多的输入型的通胀,与需求拉动有关。因为输入的是原油价格和粮食价格。中国原油的对外需求占总需求的50%左右,这对全球能源的需求拉动也是很大的,前段时间我国油价下调导致国际油价下跌即是很好的证明。总需求是拉动通胀的首要因素,其次才是成本推动和输入性的因素。因此,对总需求的管理是必要的,需要通过货币政策控制总需求,从紧货币政策因此没有必要改变。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