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PI涨幅反超CPI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13日 00:13 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 单羽青 如多数经济学家所料,5月份,作为居民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的先行指标,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又称生产者价格指数)涨势依旧,而CPI月环比则出现了下降。由此出现PPI涨幅反超CPI的局面。 国家统计局6月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5月PPI同比上涨8.2%,这是自2007年7月的2.4%之后,连续第十个月的上涨。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1.9%。月环比均微涨0.1个百分点,低于此前市场的预期。1月至5月累计,PPI同比上涨7.4%,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0.6%。 6月12日公布的5月CPI同比上涨7.7%,环比下降0.4%,低于4月同比增幅8.5%,为去年以来首次明显回落。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9.9%,环比下降1.3%。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37.8%,其中猪肉价格上涨48.0%。1月-5月累计,CPI同比上涨8.1%,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21.0%。 在PPI中,5月生产资料出厂价格同比上涨9.2%,环比上涨0.2个百分点。生活资料出厂价格同比上涨5.1%,环比降0.3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1.0%,环比降0.9个百分点。同上月相比,有色金属类购进价格涨幅回落明显,环比下降2.7个百分点,化工原料类购进价格涨幅则上升了2个百分点。分类别看,原油和有色金属出厂价格涨幅回落,煤炭、黑色金属涨幅增大。 高盛公司经济学家宋宇、梁红在12日的研究报告中称,PPI季环比增幅为10.8%,与4月份相比变化不大。煤炭、钢铁和石油价格的上涨是PPI增幅上升的主要原因。 分析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传导仍在高位的PPI,中国国际金融公司研究部指出,从历史数据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和国内的货币供应,对PPI的走势具有领先作用,而PPI对于非食品CPI又有较好的领先作用。 PPI涨幅反超CPI,反映了PPI对核心CPI的影响,一般的,PPI与核心CPI的波动比较同步。从5月CPI的数据看,肉禽类价格回落,并引导食品类及整体CPI涨幅回落,考虑到PPI短期内还将继续加速,核心CPI仍将维持上升的势头。 自2003年末至2007年1月,由于价格扭曲和价格改革的滞后,我国的PPI指数一直高于CPI指数。从2007年2月开始,由于食品价格上涨,PPI的涨幅才低于CPI的涨幅。 多数分析师认为,PPI涨幅超过CPI,制造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利润将会受到挤压,同时,PPI上涨可能引致CPI中非食品价格涨幅超过2%,致使消费物价涨幅难以大幅削减。不过,通过PPI传导至非食品CPI,毕竟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在研究报告中预测,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企、国内劳动力成本继续加速上涨、部分行业产能不足的影响下,PPI指数将继续上涨,在三季度压力最大。PPI的加速上涨,将推动非食品CPI温和上涨,可能使整体CPI涨幅回落的速度低于预期。不过,由于核心CPI波动幅度相对较小,PPI上涨很难改变CPI同比涨幅回落的趋势。 虽然PPI的上涨受产品可贸易性、价格管制和价格粘性的制约,对CPI的拉动效果有限,但是,如果考虑到政府现行的对成品油和电力价格的行政控制,未来PPI的潜在上涨压力将比较严重。国际原油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价格继续上涨和国内资源价格改革的适时启动将是主导未来PPI上涨的两大原因。 高盛认为,判断中国通胀前景的关键仍在于央行能否有效抑制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如果央行能够防止货币供应量增长出现反弹,那么CPI通胀率可能已经见顶,并在今年晚些时候向5%-6%的水平回落。但如果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出现大幅反弹,则会对通胀率可能已经见顶的初步判断重新进行评估。 很难从单月数据,判断通胀压力舒缓与否,特别是在全球普遍高通胀、低增长的大环境下。 实际上,中国目前面临的通胀问题并没有许多发展中国家那样严重。通过对月度PPI和CPI的观察分析,更有助于我们在是否需对经济发展的重点和方向作出调整方面达成共识。年初的通胀指标是否定得过低?经济过热风险之外是否还存在滑坡的可能?资源型产品的价格扭曲是否对宏观经济带来伤害? 治理输入性通货膨胀,最主要的工具恐怕不是货币政策,用传统的对策或许也不是最佳方案。同时,推进水、电、油等要素价格改革也许并没有想像中那么艰难。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