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PI三年新高 加息预期再起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12日 06:16 东方早报
早报见习记者 姚伟 国家统计局昨日正式公布5月份工业品出厂品价格指数(PPI)。受到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及四川震灾的影响,5月份PPI同比上涨8.2%,创下近三年来最大增幅。 “震灾推高PPI” 虽然最终公布的数据要低于此前市场的普遍预期,但5月份PPI增幅仍连续第五个月创出年内新高。数据显示,5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8.2%;1-5月份,累计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7.4%。 从具体产品来看,能源和冶金产品价格涨幅突出。5月份,全国原油出厂价格同比上涨30.9%,汽油、柴油分别上涨11%、11.8%;原煤价格上涨24.1%;普通大型钢材出厂价格上涨27.2%,线材上涨43.8%。 此前,市场普遍预期5月份PPI数据在8.5%左右。今年前四个月,PPI增幅分别为8.1%、8.0%、6.6%、6.1%。 根据历史数据,2007年,PPI月度增速最高为12月的5.4%,最低为7月份的2.4%;2006年PPI月度增速最高为7月份的3.6%,最低为4月份的1.9%;目前,PPI增速的最高点是2004年10月份的8.4%。 对于本月PPI的强劲涨势,专家表示,这主要是由于国际原油、钢材、煤炭、粮食等大宗商品价格上升,尤其是原油价格上升所造成的。 国家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祁京梅表示,国际市场原油及原材料价格涨幅较大,而中国对这些工业原材料的进口依赖度较高,这造成了国内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压力越来越大,并传导到下游企业,预计下一步PPI仍将持续走高。 也有观点指出,四川震灾也是PPI持续走高的一大原因。由于震灾导致救灾和灾后重建物资原材料需求大幅增加,从而推动了工业品出厂价格的上涨。 对CPI传导有限 事实上,相对于昨日公布的PPI数据,当前市场更为关注的是今日即将出台的CPI数据。此前曾有消息人士称,5月份CPI为7.7%,较4月份8.5%的增幅将有大幅下降。 但各方对于国内的通胀形势显然忧心不减,尤其是央行上周六出人意料的先于PPI、CPI两大数据公布前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这一举动让不少原本已松了口气的分析人士再次紧张了起来。 不少专家认为,即便今日公布的CPI数据真如意料中地那样低于8%,但由于昨日公布的PPI数据仍在进一步上涨,这或许意味着后期国内经济依然面临着严峻的通胀压力。 不过,东方证券研究所宏观经济首席分析师冯玉明表达了不同观点。在他看来,PPI的上涨主要是由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而导致,但应当注意到,目前企业效率有所提高,完全有能力消化部分成本压力,预计PPI与CPI之间的传导效应有限。 花旗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也对早报记者指出,就中国的情况而言,PPI与CPI之间并不可能实现真正联动。目前,国内的通胀主要是由于食品价格的上升而引起的,而PPI数据的主要统计对象是非食品类商品。 接受早报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表示,虽然存在不确定因素,但就总趋势而言,CPI数据将会逐渐下降。 可能非对称加息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国外热钱仍在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这将对中国的通胀形势造成相当大的考验。据德意志银行估算,今年前4个月,实际流入中国的热钱规模甚至超过官方外汇储备增量,达3700亿美元。 “通货膨胀的存在,说到底还是一种货币现象。外资流入的有增无减,导致国内流动性过剩依旧顽症待解,加剧通胀风险。”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对早报记者如是说。 而就在昨日,中国银行全球金融市场部发布最新报告称, 虽然央行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表明了其控制通胀的决心,但越南发生的经济动荡再次证明,要从源头上遏制通胀,还是要在适当的时候加息。 沈明高指出,“鉴于目前借贷成本已经较高,央行更有可能采取非对称的加息动作。也就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以缓解实际存款利率为负的局面,而维持贷款利率不变。”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