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CPI涨幅控制在4.8%难度增大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13日 08:28 文汇报

  食品仍是拉动4月CPI大幅上扬的重要因素。

  国家统计局昨天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8.5%。这一涨幅处于此前经济学家预测区间的高端。对此,统计局在其公告中称,4月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仍处高位的原因,既与去年4月的低基数有关,也与国际市场初级产品、特别是粮食价格持续大幅度上涨导致国内食品价格居高不下有关。

  食品仍是重要拉动力量

  数据显示,食品仍是拉动4月CPI大幅上扬的重要力量。4月,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47.9%,鲜菜价格上涨13.6%,粮食价格上涨7.4%;而在3月,这三类食品的同比涨幅则分别为45.8%、22.7%和6.8%。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的祁京梅昨天告诉记者,从月环比看,4月食品价格下降0.1%,其中鲜菜下降9.2%,鲜蛋下降0.5%;但由于肉禽类食品价格持续居高不下,加之粮价再度提供上涨动力,食品仍面临较大的价格高涨压力。

  此前,国家发改委表示,我国稻谷、小麦玉米主要依靠国内生产,在国内粮源充裕、严格控制粮食出口的情况下,国际市场粮价上涨对国内市场影响不大。对此,祁京梅分析指出,相比国际粮价上涨35%,国内粮价的涨幅可以理解为在温和可控范围;此外,进入5月以来,国内粮价回落,而这些并没有记入4月份CPI数据。因此,下一步,粮价可能成为影响CPI的重要因素。

  PPI传导作用逐渐增加

  事实上,上周五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再度加速上扬,创下3年多以来的新高。数据显示,4月PPI指数同比上涨8.1%,较上月小幅上升0.1个百分点,特别是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1.8%,较上个月上升0.8个百分点,升幅异常明显。

  祁京梅说,虽然没有具体量化的模型,但我国PPI指数与核心CPI指数的走向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如果PPI在未来继续加速上涨,那么,无疑会增大通胀压力,使得CPI回落幅度以及回落速度低于之前的预期。国泰君安证券的一份研究报告认为,2008年以来,CPI与PPI呈现的“双峰”态势,在2004年下半年也曾出现过,当时PPI上涨制约CPI增幅回落的情况持续了大约半年之久。本轮通胀与2004年下半年物价高峰期相比,具有波及面更为深广、隐性通胀压力更大、全球周期性因素更为明显等特点,因此将比2004年更具持久力。

  全年CPI涨幅预计6%左右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前天表示,今年物价指数涨幅控制在4.8%比较困难,难度很大。祁京梅也认为,1-4月份累计CPI同比上涨8.2%。如果全年要控制在4.8%,意味着最后两个季度的涨幅要控制在3.1%左右,显然难度太大。她预计全年CPI涨幅在6%左右。

  事实上,目前国内很多要素价格没有完全市场化也会对物价产生影响,以电价倒挂、油价倒挂为例,一季度还不属于用电高峰期,6月份以后用电高峰期可能导致煤电油运领域的紧张状况。为此,国家统计局提出建议,当前仍需要密切关注未来的价格走势,把控制物价上涨、抑制通货膨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经济学家认为,鉴于通胀压力并未减弱,中国仍将保持紧缩政策。而央行昨天下午也马上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过近期再加息可能性不大。本报记者张晓鸣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