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贸易顺差拐点已经显现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13日 05:27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本报记者 卢铮 北京报道

  由于进口增速超过出口增速,今年以来贸易顺差呈现净减少态势。海关总署昨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4月累计贸易顺差为579.9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净减少53.18亿美元。分析人士表示,进出口增速反向表明贸易顺差拐点已经来临,人民币升值、原材料和工资成本上涨挤压企业利润,出口企业须加快转型。

  今年顺差将平稳下降

  2005年以来的月度数据显示,进出口同比增速的差距在不断缩小。今年以来,进口增速持续超过出口增速压低全年贸易顺差的增长。今年前4个月,我国出口总值同比增速为21.5%,进口总值同比增长27.9%,进口增速超过出口6.4个百分点。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李健认为,进口增长有所加快,顺差大幅减少,这对实现宏观经济的“防过热、防通胀”是有利的。4月份中国出口增幅20%以上的增速尚属正常,受人民币升值速度加快和外贸政策调整累积效应的影响,未来几个季度出口增长很可能进一步走低。

  “但只要国际金融体系不出现大的危机,人民币汇率和外经贸政策大体稳定,今年我国进出口仍然将实现两位数以上的增长。”李健表示。

  长江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薛俊认为,除了本币升值,对中国出口影响较大的是海外经济景气循环。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已影响到实体经济,对消费领域的影响也开始显现,这决定今后中国对美出口形势不容乐观。海关统计显示,今年以来,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呈现下降态势。今年1—4月,中国对美国顺差为462.7亿美元,同比下降2%;中国对欧盟顺差为460.2亿美元。

  出口企业须加快转型

  长江证券调研报告显示,2008年出口趋势是订单持平及减少,但原材料价格、本币升值和劳动力价格上涨将挤压企业利润,出口企业加快转型变得尤为迫切。

  该调研报告显示,尽管多数企业的产品价格出现上涨,但和20%—30%的成本上涨相比,价格上涨的幅度也在5%左右。由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缺乏核心竞争优势,产品采购商可以通过全球采购压低报价,而长期以来“来样加工、贴牌生产”模式限制了企业创新能力,上游原材料价格并不能完全传导到下游。

  在此背景下,2008年出口企业将面临结构性洗牌。由于大型企业订单稳定,生产和议价能力强于中小企业,洗牌将有利于大型企业。

  李健表示,“这样将迫使企业不能再单纯依靠低廉价格和数量扩张去发展,而要通过提高技术和质量、提高性价比去竞争,通过优化出口结构、培育新的竞争优势去发展,加快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进步。”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