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银行间债券市场首支获注册债务融资工具面世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17日 21:13 交易商协会网站

  距离周小川行长2007年9月3 日在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仅7个月时间,首支经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注册的债务融资工具——中期票据(Medium-term Notes,MTN)于4月16日公告发行。这成为国内银行间市场产品创新发展受惠于行业自律管理的第一例,也为银行间市场创新产品从行政审批制转向协会注册模式的实践之旅拉开了序幕。

  中国银行间市场经过近11年的发展,已成为一个包含债券市场、拆借市场、票据市场、黄金市场和外汇市场在内的多板块、有层次的市场体系,市场规模稳步增长,市场参与者数量和范围突飞猛进。银行间市场在持续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巨大的创新潜力和动能,从而对监管环境的要求也不断提高。2007年9月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成立,标志着中国银行间市场自律监管的开始,应该说在监管机制上为银行间市场产品创新提供了更为市场化和标准化的通道。MTN的面世,是自律监管模式下市场参与主体充分发挥主动创新功能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市场参与主体对创新产品的迫切需求。

  据了解,MTN的顺利推出受益于国内银行间市场创新产品管理模式的转变。近几年,国内宏观经济金融环境持续良好,银行间市场合格机构投资者不断壮大,国内法律制度、信用体系建设日趋健全,市场参与主体要求创新以企业信用为基础的直接融资产品的呼声不断高涨。但在以行政审批为主导的创新产品管理模式下,缺乏市场化、标准化的创新管理通道,复杂的审批程序和高昂的审批成本抑制了有益于金融市场发展、符合市场参与者迫切需求的产品的及时推出,创新产品管理模式的转变已成趋势。事实上,自2005年中国人民银行推出短期融资券产品,国内银行间市场对企业直接融资产品自律监管模式的探索就已经开始了。历时三年的探索与实践,为今天银行间市场创新产品从行政审批彻底转向注册管理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这一转变也成为MTN最终面世的直接推手,而最大的获益者将是广大的市场参与机构。

  银行间市场自律监管是创新产品注册管理模式生存的土壤,在市场自律组织缺位的情况下,产品创新也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全球最早的场外交易商协会成立于1792年,以著名的“梧桐树协定”签署为标志。从国外场外市场两百多年的发展经验来看,自律组织在推动市场创新发展、规范市场行为、维护行业利益、防范市场风险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政府监管的重要补充。据悉,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成立后,动员市场参与成员发挥自身力量进行自律性管理,近距离关注市场需求,对于适合有定价能力、风险识别能力和承受能力的机构投资者交易的产品,鼓励有资质的市场参与成员进行创新开发,经协会注册后在银行间市场发行和交易,旨在丰富市场投资品种,提高金融市场运行效率。可以预见,在MTN之后,银行间市场产品创新的步伐将会迈得更快、更大。

  作者:中国工商银行 金融市场部总经理 徐志宏

  联系电话:010-66107588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