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城市贫民 穷到连通胀都不怕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0日 12:17 南方周末

  南方周末记者 潘晓凌 发自湖北襄樊 

  与中产阶层、农民相比,受通胀影响最大的是城市贫民,他们被通胀牢牢地固定在社会的最底层

  除夕之前,湖北襄樊下岗女工李冬梅一直没有察觉到物价在一路狂飙。

  除夕下午,这名身体有些虚胖的52岁老人在肉摊前徘徊了半小时,手往裤袋里伸了又缩,最终摸出3张10元钱,买下两斤猪肉。她已记不起上一次买肉的时间,只记得那时才6块钱一斤。

  为了买肉,李冬梅放弃了囤十包盐的念头,这是1994年物价飞涨的遗留经验。盐可以不囤,但肉不可以不买,年不可以不过,尤其是两个上大学的孩子只有过年才回一趟家。

  这个贫困的城市家庭,曾经撑过了上世纪80年代末与90年代中的两场恶性通胀,在2007年“结构性通胀”面前,所受冲击已然减弱。不是因为生活有所提高,而是生活几乎与外部消费社会脱了节。

  李冬梅家的客厅放着两个黑色瓦缸,腌着两缸酸菜和蒜头,每到吃饭时间,李就从缸里夹几筷子,老两口就着稀饭或面条,一吃吃到年底;还有两个水缸,每到周末,她便去对面的一户好心人家打水,储在缸里,能用上一个星期;全家的衣服、裤子和鞋子,都出自李的双手。

  每天清晨6点,李冬梅准时给菩萨上香、摆贡品,深深地弓下背,一拜,再拜,三拜,以此获得生活下去的信念。2000年,她大儿子考上大学,无钱读书自杀,丈夫为此精神错乱,本已不堪一击的家庭因此背上了巨额医药费。2004与2006年,二女儿和小儿子分别考入大学,李冬梅朝不想去念书的孩子扇了一耳光。

  1997年下岗后,李冬梅获得了低保救济,救济款从每月300元到480元再到525元,相比两个孩子的学费与生活费,丈夫每月120元左右的医药费,实在是杯水车薪。

  她在自家阳台开了一间小卖部,只卖两块和五块钱的东西,这是丈夫认识的仅有的两个数字。2007年小商品批发价陆续上涨,康师傅方便面更是从原来每箱29.5元涨到36元,她不得不把零售价从原来的两元涨到两块五,每包多赚了两毛,但买的人也少了,每月收入持平甚至略有降低。

  她卖过血,送过报纸,如今帮人拆洗衣裳、清洗抽油烟机,洗一条裤子一块五,一床被单三块五,一个油烟机十二块。去年,洗衣粉、洗洁精涨了好几毛钱,可她没敢加价,“我不做,还有很多人等着做”。李冬梅说,到河边洗衣服的人越来越多了,有的也是帮人洗,有的则是想省自家水。

  全线上涨的生活开销,让李冬梅与许多城市低收入家庭像挤海绵一样经营着生活,恨不得把任何一滴多余的水都挤掉;拮据甚或赤贫的他们,像被涂上了凝固剂,牢牢粘在了城市最底层。

  所幸,李的两个孩子都申请到银行贷款,小儿子汪志鹏还得到了襄樊一位女企业家的爱心资助。他告诉南方周末记者,2007年,学校食堂全线调价,八毛的素菜涨到一块至一块二,荤菜涨到了三块到三块五,每月伙食支出起码多出30元。他和姐姐都没告诉母亲,而是分别找了家教和超市服务员做兼职。

  春节期间,李冬梅大部分时间都在厨房张罗吃的,包芹菜猪肉饺子,做西红柿炒鸡蛋,蒸馍馍。细心的儿子发现,母亲那几天用的油,放在平时能用两个月。还没到吃饭时间,李就早早端上饭菜,不断给两个孩子夹菜,不断催促,多吃点,再多吃点。“吃”,是李冬梅过春节时提到的最多的词。

  大年初一,汪志鹏让母亲在墙上划下自己的身高。“妈,你看,我在学校吃饱了,长高了。”他又在1.75米处划了一道,“以后,我还要长到这么高。”

  去年南方周末记者在李冬梅家采访时,家里惟一的电器电视机,只能当作收音机用。今年春节,汪志鹏花了35块钱“修理起步价”,让巨型“收音机”重新出现了襄樊电视台的影像。

  春节一期节目中谈到了通货膨胀,以及对社会“金字塔结构”转向“橄榄球结构”的影响。其时,汪志鹏对坐在旁边的母亲和姐姐说,“无论是金字塔的底座还是橄榄球的底尖,好歹是金字塔和橄榄球的一部分,但是我们家自从掉了队,越来越远地落在后面,连金字塔的底座都做不了。”

  (文中李冬梅为化名)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