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警惕投资理财产品的误区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5日 04:35 金融时报

  2008年刚刚过了不到3个月,当人们打开自己的账户,除了发现自己的基金和股票资金飞速缩水外,委托银行投资境外的QDII理财产品尤其损失惨重。于是,许多人开始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以后理财还找银行吗?

  问题的提出并非没有一点道理。今年1月份,银行系QDII产品发行数有64款,创历史新高。而进入2月份,银行系QDII产品发行数急剧下降,只发行了10款。从统计的30款QDII产品净值或挂钩基金的表现看,26款的业绩表现都明显不能令人满意。3月份,QDII再次重伤了投资者的心。3月10日的最新净值数据显示,南方全球精选单位净值为0.801元,较前日下降1.233%;华夏全球为0.764元,日跌幅达1%;嘉实海外中国为0.703元,下跌0.71%;而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更是重挫3.06%,跌至0.696元。甚至连新近出海的QDII产品也不能幸免。数据显示,工银瑞信中国机会QDII基金3月6日已跌破面值,达0.989元。该基金于2月1日才刚刚结束募集。

  零收益、负收益、低收益事件接连不断,让投资者在对银行理财能力表示怀疑的同时,也开始对风险最后完全由投资者一方承担提出了质疑:为什么

  QDII理财产品无论赔多少在购买和赎回时银行都照收手续费?理财产品的投资决策是银行作出的,难道银行就不应该承担哪怕是一点点的风险?银行在对这些理财产品不承担风险的情况下,对这些投资资金在作出决策时是否具有百分之百的责任心?还有不少市民抱怨银行理财产品的产品说明设计得太专业太复杂,很多名词根本看不懂,很多条款设置对投资者显得有失公平。随着近期QDII等理财产品受到重创,目前,投资人对于各商业银行对理财产品的创新与设计,争议也不断增多。对此,笔者认为,这两年银行在理财产品创新上下的工夫很大,是个好现象,但银行在金融创新过程中尤应注重对风险的掌控,以加大对投资人利益的保护。

  每个创新金融产品的出台必定伴随风险,最初设计产品时就相当于把传统产品摒弃,然后加入风险提高收益。但在这过程中,银行要找到自己的风险点,尤其需要针对各自的目标客户,推出合适的产品。“创新”是市场的原动力,银行需要不断开发新品来满足客户需求,但在目前的情况下,各家银行需要对创新进行一个反思———有没有成功的案例,有没有失败的教训,如何考虑未来。

  在股票市场打拼多年的投资者,对股票的套牢和基金的亏损已经习以为常。但现在买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几乎都是初入市场的“菜鸟”,所以零收益及负收益的产品购买者并不在少数。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普通投资者理财知识仍然相对匮乏,国内相关的理财市场目前仍然是相对初级水平。一位银行理财师曾咨询过一些购买此类产品的投资者,他们几乎都是一厢情愿地认为银行就是保险箱,即使不能拿到预期中的高收益,至少能够有平均水平以上的收益,几乎不存在风险。

  今年年初,银监会曾就理财产品的投资风险进行过专门提示,告诫公众理财应避免走入误区。银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特别指出,随着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能力的增强,新的理财产品不断出现,广大投资者投资理财时一定要树立正确的观念,避免走入误区,至少要注意五个方面:银行理财≠储蓄存款,预期收益≠实际收益,口头宣传≠合同约定,别人说好≠适合自己,投资理财≠投机发财。

  从银行的角度讲,投资者用来投资的钱并不一定就是多余或无用的钱,在推出各种理财产品时,应该时刻考虑到:收益不是万能的,但零收益尤其是负收益却是万万不能的。而对投资者而言,购买理财产品就是投资,而投资就会有风险,如何提高自己的财产性收入比重,提高理财成效,还需要有更理性、更科学的考量。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