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建立离岸中心试点参与国际金融竞争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5日 04:29 金融时报

  访全国政协委员、浦发银行董事长吉晓辉

  记者 谢利

  在加入浦发银行和担任上海国际集团董事长之前,吉晓辉的职业生涯中除了二十年的银行从业经历以外,还有五年时间曾任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主任,而后者的主要职能之一,就是做好上海金融中心的发展规划。如此职业经历和背景,使得他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在提交议案和接受记者采访时,话题始终离不开“上海”、“金融”、“银行”这些字眼。在此次两会上,他提交了《关于在上海洋山保税港区建立离岸中心试点特区的提案》,建议我国借鉴新加坡、香港的成功经验,通过在相关特殊经济区内强化离岸金融服务功能,逐步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与本地产业经济发展相结合的离岸中心,在推动我国贸易、航运等产业发展的同时,促进商业银行参与国际金融竞争。

  谈到这一提案形成的背景,吉晓辉委员表示,与他所在的上海区域环境和银行从业经历密切相关。据他介绍,国内离岸金融业务起步于1989年5月,交通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深圳发展银行等四家中资银行作为试点经办离岸业务。近年来,得益于国家大力推动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各家中资离岸业务经办银行积极为走向海外发展的中资企业提供本地化的跨境离岸金融服务,自身的业务规模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截至2007年末,各中资离岸业务经办银行离岸业务总资产余额已达49.3亿美元,近五年复合增长率达30%。但与国际离岸业务的发展相比,我国的离岸金融仍处发展的初级阶段,还没有形成一个区域意义上的、与市场需求相符合、对外具有较强辐射影响的离岸中心,这与我国目前的经济规模和大国形象都极不相称。

  吉晓辉委员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目前我国沿海地区的许多特殊经济区(包括保税港、自由贸易区等)内的国际贸易、物流业必将蓬勃发展,国际间的资金流动会进一步加大。由于特殊经济区基本上具有“两头在外”的准离岸经营性质,因此伴随着离岸物流的流动,也存在准离岸性质资金流的进出和停留以及相应的结算、融资、保值避险等全方位金融服务需求。目前,对于物流而言可以由特殊经济区提供各项基础设施服务,而对于伴随物流所产生的离岸资金流的本地金融配套服务却相对较为薄弱。所以,很多跨国物流和贸易公司即使进入特殊经济区内运营,也仅局限在该区域内租赁仓库进行物流运作,其资金结算等金融服务却仍在周边新加坡、香港等地进行。由此可见,离岸金融服务的缺位,不仅影响了我国特殊经济区的综合竞争力,而且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我国贸易、航运产业的发展。

  谈到为何选择在上海洋山保税港区建立离岸中心试点特区,吉晓辉委员表示,作为经国务院首家批准的综合功能性特殊经济区,上海洋山保税港区在政策上具有开放优势,在区域上规模较小且相对封闭,在业务上其保税加工、转口物流具有准离岸性质,在招商和建设进度上均居领先地位,客户资源与市场需求非常丰富,建立离岸中心试点特区的条件比较成熟。

  建立离岸中心试点特区是我国离岸金融实践的一项重大创新,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在现行政策基础上,加紧对建立离岸中心试点特区进行政策研究和规划。为此,吉晓辉委员建议,应当完善区内企业开立离岸账户的相关政策;完善对离岸业务经办银行在保税港区直接提供离岸银行服务及金融创新的监管政策,以及洋山保税港离岸业务试点相关的税收政策,提高离岸中心试点特区的区域比较优势,增强对境外优质贸易、航运企业的吸引力。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