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工投:增添工业经济新“引擎”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4日 00:39 中国经济时报
韩清华 肖建斌 “工业是富民之源,强市之本。” 如何加快工业发展?成都市探索出的重要方法是项目支撑,资源整合,实现区域产业发展的合理布局;引导产业集聚,延伸产业链;促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发展,打造出强大的产业支撑。目前,已形成十大产业集群——IT制造、软件、汽车、冶金建材、制鞋、家具、航空航天、生物医药、食品、石化。十大产业集群支撑了成都工业经济大跨越。 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成都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工投集团)以成都市工业经济发展为核心,以“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证券化”为理念,不断推进项目、金融服务和园区建设,搭建融资担保平台,抓好重大产业化项目并大力扶持本土企业的发展,已成为成都市工业经济发展的又一新引擎。 成都工投集团的前身是成都工业投资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1年。该集团在成都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在参与成都市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推进成都市属国企改革重组、支持东郊工业区结构调整、融资担保等方面取得了斐然的成绩。 几年来,共参与了78户企业的破产工作,盘活资产近20亿元,累计筹集到位资金57亿元,安置职工9万多人,保障了职工安置工作的顺利进行;为成都重大产业化项目及工业园区建设累计筹集资金100余亿元,到位资金56亿元;为成都市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80余亿元,充分发挥了担保的放大和杠杆功能。 另外,成都工投还充分利用公司在成都市工业领域的优势,以存量吸引增量,以增量激活现有存量,引导合作伙伴,加快对现有产业的调整升级,成功吸引了一汽集团、攀钢集团等大公司来成都投资,积极参与了80万吨乙烯和1000万吨炼油、中芯国际、京东方、金堂电厂等重大产业化项目的相关工作,通过这些重大产业项目的实施,大大提升了成都市工业经济的整体实力。 面对成绩,成都工投集团不骄不躁,默默耕耘。 在2008年召开全国两会期间,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来到国有企业——成都工投集团,对该集团推进成都市工业新跨越的经验和典型事例进行了深入采访,将其部分亮点记录于文中,以飨读者。 成都工投集团是怎样成为成都市工业经济发展的又一新引擎?思路决定出路。 从不接受媒体采访的成都工投集团总经理茆俊强告诉记者:成都工投集团面对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带来的重大历史机遇,配合全市产业发展规划,按照“全域成都”的理念,以全方位促进成都市工业经济发展为核心,以市场化和专业化为抓手,以工业投资、融资担保、资产经营、工业园区建设和资本运作等五大主业为骨架,整合资源,重点抓好重大产业化项目并大力扶持本土企业的发展,实现全过程、全方位地为工业企业服务,从而促进成都市工业经济发展。 承载园区建设 构建新型工业集中发展区平台 成都工投集团为抢抓统筹综合改革配套实验区的历史机遇,配合全市产业发展规划,按照“全域成都”的理念要求,去年,该集团公司新增园区建设业务,专门成立了成都工投园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工投园区公司),作为承载该项业务的主体。同时积极发挥集团公司下属成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小担公司)融资平台作用,采用多渠道、多形式的合作方式,支持各地方工业集中发展区和园区中小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为更好更快地开展园区建设任务,集团公司于2007年9月26日向下属成都和诚置业有限责任公司增资25000万元,并将其改组更名为工投园区公司。该公司职能定位为成都市工业集中发展区建设的投融资平台及工业地产营运商,力争将工投园区公司发展成为集投、融、建、服为一体的城市工业集中发展专业开发服务平台。 工投园区公司成立后,首先从探索工业集中发展区开发思路和企业内部建设入手。对外,先后实地走访了成都市二十一个工业集中发展区,进行学习、调研,并前往上海、苏州、昆山、厦门、广东等地学习,借鉴当地工业集中发展区成熟经营模式和建设理念,在此基础上形成工投园区公司参与工业园区建设的工作思路;对内,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健全了法人治理结构,完善企业的组织架构,制定了一系列内部业务、行政、人事管理制度,并严格加以执行。同时,积极创新人事制度,建立与市场接轨的人才机制,按照“市场化、社会化、契约化”的原则,逐步构建起市场化的薪酬体系和选人、用人、育人的新机制,充实了专业人才队伍。 通过实地调研和结合工投园区公司自身特点,成都工投集团制定了园区建设的总体发展思路: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成都市工业集中发展区建设为核心,以“真心支持、市场运作,微利经营”为经营理念,以工业区标准化厂房开发建设为切入点,探索工业集中发展区建设新模式,构建产业化与市场化合二为一的新型工业集中发展区建设平台。 在园区建设上,成都工投集团采取了多种方式相结合、多样化合作模式,选择性参与多领域园区建设项目,同时还发展特色工业园区金融服务体系,提供多形式、多品种的金融服务内容。 据介绍,目前,成都工投集团正开展青白江—新都工业集中发展区连片扩展区域建设项目,并先后对成都市辖区内的彭州、新津、温江、蒲江、都江堰、崇州、青白江等工业集中开发区开展了业务对接。 对工业集中发展区搭建平台的具体工作是: ——彭州工业集中发展区项目,工投园区公司已与彭州工业开发区管委会签署合作框架和补充协议,计划在彭州开发区按招商进度适度超前修建总面积约2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预计项目总投资3亿元。 ——蒲江工业集中发展区项目,为落实成都市委、市政府领导批示,集团公司组织相关人员数次前往蒲江县,进行项目考察和论证调研,双方就建设标准化厂房和建设经营形式进行反复磋商和讨论,形成由工投园区公司购地、建设,由蒲江政府负责招商并整体承租、或由入园企业购买的开发经营方案。计划购买园区熟地170亩,投资10000万元,用1年时间建设1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 ——其他工业集中发展区项目,除上述重点项目外,工投园区公司还与新津、都江堰、青白江和温江联合开发园区正在抓紧商谈并制定工作方案。 截至目前,工投园区公司围绕园区建设工作的开展,共实现建设签约项目两个,拟开展项目4个,储备项目15个。 为发展特色工业园区,成都工投集团还提供了多形式、多品种的金融服务内容:以项目贷款方式支持园区建设工作;以专项担保方式支持园区建设工作;支持培植园区内企业、推动规模企业的发展。 在以专项担保方式支持园区建设工作方面,集团公司所属中小担公司通过专项担保项目对区(市)县的工业园区建设项目予以重点支持,加快了重点园区建设和产业集群的发展。 在支持培植园区内企业、推动规模企业的发展方面,通过担保支持和引导企业加快产品研发、扩张市场规模、加速发展,培育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市场占有率高的企业。 据了解,成都工投集团在下一步园区建设业务工作中,将着力打造青白江—新都工业集中发展连片扩展区建设项目,按照成都市对该项目“统规、统建、分管”的开发模式,集团公司拟在2008年完成所有开工前期工作,主要包括项目环评、可研论证、规划编制、报规报建等,争取项目年底实现开工建设,并计划用两年时间完成首期4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和局部配套设施建设任务。逐步落实竣工资产移交青白江和新都两区政府接管的工作,实现项目平稳过渡。 对现有21个工业集中发展区,选择其中条件成熟(主要是二、三圈层)的项目开展工作,重点是通过独立或合作的方式,按照市场原则,参与园区内配套设施建设,完善现有园区功能;通过合作参与区(市)县园区外经营性项目建设,帮助地方壮大经济实力,使其具备更好的融资条件,增强对属地工业园区的资金投入。 为更好地开展园区建设,成都工投集团还积极创新园区建设体制,以最小的成本创造最大经营成果,并采取多种合作形式,积聚社会资本,参与园区开发建设。 创建融资担保体系 推进产业集群加速发展 为配合成都市经济发展战略、加强和完善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设、优化本地金融生态环境,做大、做优和做强特色工业园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目前,成都工投集团已探索出融资服务体系建设新路子、发展特色工业园区金融服务体系,为园区建设提供了多形式、多品种的金融服务内容。进一步发挥了集团下属的成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在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据记者了解,成都工投集团在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积极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及园区内中小企业提供各种金融服务。集团要求成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责任公司把支持工业园区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支持园区建设,加速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同时还支持培植园区内的企业以推动规模企业的发展,从而形成重大的产业支撑。 成都工投集团融资担保体系的建立,使新都的家具产业园、金堂的服装产业园区、崇州的女鞋之都生产基地、蒲江、双流、青白江、郫县、新津、大邑等区县的工业园区建设项目得到了重点的支持,也使重点园区建设和产业集群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目前,担保已覆盖到成都高新技术开发区、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武侯科技园、西部鞋都等5个工业园区以及成华、金牛、青白江、郫县、新津等16个工业集中发展区。受保企业涉及多个行业,既有软件、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如巅峰软件、雷思特电子、硅宝科技、爱斯特医药、科新聚合物、中钨实业等;也有传统的机械设备制造、食品加工、包装印刷、汽配、化工塑胶等工业制造行业,如天保机械、新筑路桥、成焊宝玛、金星压缩、畅越机械、新都化工等;还有模具、鞋业、家具等重点打造产业,如明珠家具、双虎家具、集成天元模具、宝利根模具、水晶之恋鞋业、恒飞鞋业等;此外还有涉及农产品深加工的农业产业化企业,如花中花农业、金利实业、银帆香精等。 通过担保支持和引导企业加快产品研发、扩张市场规模、加速发展,培育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市场占有率高的企业。 为充分发挥融资担保的放大和杠杆功能,有力推动中小企业的发展,成都工投集团还在过去业务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经营思路和营销模式,不断扩大融资担保的覆盖面,进一步开拓特色担保项目,优化业务结构,防范和控制风险,逐步建立可持续发展模式,充分发挥融资担保的放大和杠杆功能,有力推动中小企业的发展。 截至2007年末,成都工投集团新增园区建设贷款共计12.81亿元,其中争取国家开发银行政策性贷款累计4.41亿元,项目直接贷款8.4亿元;年内共发放贷款8.8亿元,其中政策性贷款发放3.56亿元,项目直接贷款发放5.24亿元。集团公司所属中小担保公司对园区建设的担保金额累计达到8.56亿元,占该公司担保总额的18%。对园区内中小企业担保授信12亿元,累计为302户中小企业提供了担保支持22亿元。 为更好地推动区县工业经济的发展,增添区县工业经济新引擎,成都工投集团还搭建了区(市)县融资平台。 对此,成都工投集团要求下属的成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责任公司积极支持区(市)县融资平台建设,对平台公司提供有关担保服务方面的技术培训、人员支持。通过培训,使得区(市)县担保公司能够独立开展担保业务;通过担保培训实现了成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责任公司与区(市)县担保公司的信息对接,为双方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奠定基础。目前成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已制定了《担保体系培训计划》,以带动各区(市)县融资平台机构的共同发展、提高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的整体实力和能力。另据了解,成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责任公司除了继续推进联合担保、委托担保等业务外,还将建立再担保服务体系,为经营规范的担保机构提供再担保服务,并制定了《再担保资金管理办法》。 成都工投集团还加强了与政府、银行的协作,整合资源、搭建中小企业融资平台。 在这方面,成都工投集团实行了三种融资模式: ——国开行统贷统还模式。成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责任公司通过与区(市)县政府、国开行合作,搭建了市县两级的融资运作平台网络和担保体系,形成了民主推荐和审查机制、风险分担和联动控制机制。目前已有高新、双流、温江、邛崃、大邑等区市县成立了政府投资的担保公司。 截至2007年末,通过这一平台,为高新、青羊、双流、新都等十二个区市县的186家中小企业提供了5.1亿元担保,有力地支持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高新区软件专项担保模式。成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责任公司与区(市)县担保公司联合担保。该公司与高新区政府设立了“软件企业担保风险资金”,专项用于支持软件企业的发展。该项合作开展以来,已为14户软件企业提供了1800万元担保支持。 ——专项担保模式。根据成都市人民政府金融办和成都市财政局统一安排,共有13个区市县14450万元的专项资金纳入成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责任公司统一管理,成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责任公司根据各区市县的申报项目,结合各区市县的实际情况实行不同倍数的放大,为其在成都市商业银行申请的贷款提供担保。从2006年12月开始,该公司结合各区市县的实际情况,陆续为各区县提供了贷款担保。 截至2007年末,对都江堰、大邑、郫县、双流、新都、新津、崇州、青白江、蒲江9个区市县的担保金额达到了3.86亿元,资金使用效果显著,极大地促进了各区市县工业集中化发展、旅游创佳和城乡统筹建设。 除工业园区建设、融资担保之外,成都工投集团还在工业投资、资本运作和资产经营方面下大功夫以推进成都工业经济快速发展。 据介绍,目前成都市工业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依然是投入不足的问题,但仅仅依靠政府的资金投入是有限的,如何最大程度地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性、放大性,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服务于成都工业? 对此,成都工投集团着重从三个方面来完善工业投资体系:一是投资的引导和放大功能,用有限的国有资本引导和吸引更多的外部资本及民营资本为成都工业经济发展服务;二是投资的带动作用,用对重点企业的投资,带动整个产业及产业集群的发展;三是提高投资效率,通过设立投资基金,聘请专业的管理团队,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推进设立成都市的工业创新投资基金和蓉兴引导基金,加大对成都市工业及高新技术产业投入,并通过增加投入实现工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在重大产业化项目方面,突出资本运作能力,探索新的融资渠道,包括发行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等融资方式,确保重大项目所需资金;将资本运作与具体项目相结合,通过整合上市,整合资源,进一步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 据介绍,目前,成都工投集团的“工业投资、融资担保、园区建设、资本运作和资产经营”五大主业平台已初具雏形,现拥有控股、参股二级企业28户,截止2007年底,总资产达112亿元,较成立之初增长735.8%,净资产45.2亿元,较成立之初增长349%。 谈到今后的打算,成都工投集团总经理茆俊强告诉记者:集团公司在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大好机遇下,将进一步确立以促进成都市工业经济发展为核心,努力推进项目、金融服务和园区建设,抓好工业投资、融资担保、园区建设、资本运作和资产经营,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逐步将公司发展成为全国一流的战略控股型投资集团的发展思路和经营目标。2008年,将完成新增资产规模50亿元,实现利润3亿元的目标。通过这些目标的实现,为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和推进工业新跨越增添新引擎。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