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稳紧搭配 防过热 防通胀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4日 00:34 中国经济时报

  李慧莲

   中国经济时报:对于今年的经济走势,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要“稳中求进、好字优先”,这对宏观调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

   卢中原: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2008年宏观调控要“控总量、稳价格、调结构、促平衡”的基调,要实施“稳紧搭配”的宏观经济政策,即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我个人理解,今年宏观调控工作宜把握好以下几方面。

   处理好稳定价格总水平和改革资源价格的关系

   中国经济时报:在稳定价格总水平这个大方向下,政府想出了很多办法,一些地方甚至把计划经济时期方法都拿出来用了,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卢中原:消费价格特别是食品价格明显上涨,对低收入群体和普通百姓生活的影响非常直接,因此各级政府有责任做好稳定价格的工作。同时也要注意,稳定价格应当对症下药,避免依赖行政性价格管制,切忌走回头路。一方面,继续落实对城市低收入群体和在校困难学生的补助措施。抓好直接关系群众生活的价格监测和检查工作,完善应急机制,加强对重要商品和生活必需品的市场调控,防范局部地区、个别商品价格异常波动推高消费价格总水平。另一方面,应当进一步完善市场竞争机制、价格机制和供求机制,包括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价格秩序,依法坚决制止联手操纵市场、哄抬价格和价格欺诈等反竞争的涨价行为。注意避免反应过度,诸如冻结价格和恢复配给制之类,否则反而会严重损害市场机制,造成供给紧张,并推高价格,导致轮番涨价。依靠市场机制增加供给,才是稳定价格的治本之道。

   要实现“双防”目标,需要完善价格调控政策。一是应吸取去年部分农产品价格和产量波动导致消费价格上涨的教训,以稳定食品价格为切入点,把稳定价格总水平的工作重心从消费环节向生产和流通环节前移。在生产环节应继续着力稳定农资价格,在农产品收购环节要防止垄断性压级压价,落实对主要粮食品种的最低收购价和各项补贴政策,让农民在收购环节得到实在好处。二是应当注意完善农产品生产的保护政策,统筹兼顾提高农民收入和稳定农产品价格的双重政策目标。为缓解畜产品价格的剧烈波动,宜强化防疫和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广政策性保险制度。加快建设产销对接、规范有序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从严控制粮食及其加工品的出口,保证国内粮食供应,调剂好运力和销区仓储能力,完善吞吐调节机制,平抑市场粮价。三是应当认真总结年初冰雪灾害的经验教训,做好防灾减灾的准备工作和制度建设,以防后续自然灾害再度加重稳定价格的难度。

   中国经济时报:资源价格改革喊了好多年,遇上目前的特殊情况是不是会推迟进行?

   卢中原:由于当前价格上涨压力较大,应当注意处理好稳定价格总水平和改革资源价格的关系,有必要十分慎重地考虑资源价格改革的时机和力度,既不冒进,又不回避。去年10月我们曾建议,要加强价格上涨形势的跟踪研究,适当调高稳定价格的预期调控目标,为资源价格改革留出余地。只有在稳定价格总水平的前提下,才能稳步推出资源价格改革。涉及城乡居民切身利益的水电气价格和公用事业收费调整,宜谨慎择机,节奏适度。当居民消费价格平均涨幅超过当地预期调控目标较多的时候,新的政府调价项目宜暂缓出台。涉及生产环节的资源价格改革,宜根据上游产品价格涨幅回落的态势,适时适度推出。例如,在生产资料价格回落、对下游产品和消费品涨价的传导压力减小时,就不宜坐失良机;相反,则不宜贸然行事。

   还需指出的是,深化资源价格改革,一定要与完善公共规制政策、维护市场竞争秩序紧密结合起来,包括改进价格听证会制度和垄断行业收费监管制度等,以防垄断企业只涨价而不改进服务。

  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

   中国经济时报:政府工作报告中对货币政策坚持了“从紧”说。1月份的雪灾、世界经济放缓预期增强等内外因素,使不少人对从紧货币政策提出“松动”建议,你怎么看?

   卢中原:我觉得,货币政策从紧的基调可以不改,但要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特别是密切关注美国次贷危机的延伸影响和我国后续灾害等不确定因素,适时适度灵活调整货币政策。例如今年1月份为支持灾后重建,信贷投放明显增加,实际上体现了这种灵活性。总的看,宜围绕从紧货币政策的实施,发挥好货币政策在稳定总需求中的作用。合理制定货币政策目标,完善货币政策、汇率政策和政策工具的组合。适当调低货币供应量增长的预期调控目标,加强“窗口指导”,严格控制货币信贷总量的投放节奏,优化信贷结构。同时,为应对不确定因素留下必要的调整余地。

   今年我国加息空间受到国际主要经济体减息的制约,为防范国际热钱流入中国套取利差,货币政策宜更多依靠公开市场操作和存款准备金率调整。考虑到加息又是改变目前我国实际负利率、稳定价格预期的实实在在的措施,因此适时适度的加息也是必要的。在货币政策操作难度加大的情况下,可以考虑让汇率政策发挥更大的作用,适度扩大汇率浮动区间,逐步释放人民币升值压力,更好地调节社会总需求和改善国际收支状况。同时,加强对国际资本流动的监管,严格控制国外短期投机资本的流入,维护金融稳定和安全。

  完善稳健的财政政策

   中国经济时报:你认为财政政策该有何作为呢?

   卢中原:我认为,应该把财政政策的稳健取向与货币政策的从紧取向密切协调起来,减少预算赤字和一般性建设支出,控制行政开支,保持宏观经济的总量平衡。抓住财政收入大幅增加的有利时机,推进财税体制改革,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强公共财政的制度性建设,促进缩小各地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同时大力支持节能减排。加快完善现行转移支付制度。完善地方税体系,提升财产税在我国税制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扩展排污费征收范围,适当提高征收标准。加快研究和建立资源环境税体系。在当前食品价格涨幅较大的形势下,财政政策应发挥好促进农产品供给增加、抑制通胀预期的主要作用。稳健财政政策的基本取向也不必改变,但为应对国内外经济环境的不确定因素,仍然需要留有调整余地,例如适当增加防灾减灾的财政开支等。

   我比较主张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继续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工作。把财政政策和收入分配政策密切结合起来,改变国民收入分配向企业和政府倾斜的格局,加大向劳动者和居民户分配的份额,让人民更好地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加强企业工资分配调控和指导,健全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机制,适时调整和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切实改善农民工的工资和相关福利待遇,提高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财政增收部分应更多地向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倾斜,通过增加政府公共服务开支,改变居民的谨慎性消费预期,促进居民扩大消费。在对垄断行业征收特别收益金的同时,应尽快实施国有企业上缴红利制度,并将这部分收入更多地用于低收入群体。应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价格上涨幅度,及时调高企业基本退休金标准、城乡低保水平和农村“五保户”供养标准。在资金来源、规划和用地等方面,支持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强化地方政府在稳定房价和住房保障方面的责任。

   以节能减排为核心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中国经济时报:从经济政策方面,你认为,该采取何种措施才能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

   卢中原:可以考虑,结合投资消费需求的调控,以节能减排为核心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进一步健全和严格执行能耗、排放和质量等方面的市场准入标准,继续严格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特别要强化投资的内在约束。完善投资的风险责任,减少各级政府对竞争性和盈利性投资活动的直接参与,基础设施投资也要加强社会效益和市场效益评估。合理分流住房需求,引导消费结构升级,发展节能省地型住房和节能型汽车,努力促进中低收入群体扩大消费。保持社会总需求稳定,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转为消费、投资和出口协调拉动,也有利于为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创造宽松的宏观经济环境。

  抑制资产价格泡沫

   中国经济时报:近年来,资本在楼市和股市中的火爆表现,使资产泡沫风险日益加大。这对国家的“两防”任务是个不小的挑战。

   卢中原:正因为如此,我们要积极稳定楼市和股市需求,防止房价和股价轮番上涨,抑制资产价格泡沫。应该充分吸取美国次级贷款危机教训,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的风险管理,稳定信贷资金投向房地产领域的规模,稳定买房需求。在试点基础上,加快研究推出物业税实施方案。加大对房地产企业囤积土地、囤积房源的清查力度,积极增加住房供给。

   此外,应该完善股市基本制度,加强对股票交易活动的监管,严格控制银行资金违规进入股市,严厉打击内幕交易、“老鼠仓”和股市“黑嘴”等违法行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明确上市公司的责任和风险,增加优质公司股票的供给,完善股市的避险工具,强化股民的风险意识,促进股市平稳健康发展。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