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CPI油价汇率齐创新高 调控政策取舍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2日 02:4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2月我国CPI上涨8.7%,国际油价突破109美元,人民币汇率逼近7.10

  ⊙本报记者 薛黎

  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8.7%,创下自1996年以来的月度新高;国际油价11日创出每桶109.72美元的盘中历史新高,我国成品油价格调整压力再次加大;中国未来面临的通胀压力推动了人民币汇率继续上扬,11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再创汇改以来新高,继续逼近7.10关口。

  这三组数据为我国未来的宏观调控政策选择带来了难度。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高级经济师祁京梅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为平抑我国目前强劲的物价上涨动力,加息变得紧迫,然而考虑到人民币升值速度不断加快,以及美国加大降息力度,中美利差扩大使中国可能面临着热钱大幅流入、流动性更加过剩的危险,这样又将与平抑物价的初衷相违背。

  目前,业界普遍认为,国际油价本轮上涨的最主要诱因是美元贬值以及全球通胀加剧,大量投机资金涌入原油等大宗商品市场以规避通胀风险。

  “估计一季度国际油价还将继续高涨,这给我国物价上涨带来很大压力,从2月份CPI数据看,除了食品价格,国际能源原材料价格传导至国内工业品出厂价格,进而成为了推动CPI上涨的重要因素。”长江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李冒余说。

  而对于人民币要不要升值问题,招商证券分析师胡鲁滨认为,对于人民币升值的预期早已消化,热钱大增的空间已经不大,“在目前通胀压力巨大的情况下,人民币升值应该是处在一个较好的条件下。”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宏观分析师李慧勇预计,今年人民币升值幅度将明显加大,幅度达到8%-10%。

  在这种情况下,货币政策应对物价上涨更需对症下药。

  胡鲁滨认为,我国应对物价上涨的根本途径应是控制总需求。而要控制总需求,加息不是很好的选择,有可能导致调控过度,严重的可能导致经济滞涨,因为企业面临的将是更沉重的成本压力,在内需旺盛的情况下企业面临生死存亡。

  “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发行央票等数量型的货币调控手段更适合目前的经济形势。”胡鲁滨说。

  相关专题:

  2月经济运行数据公布

  相关报道:

  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8.7%

    CPI数据创新高引发沪指跳水

    国家统计局首次注解CPI飙至12年新高

    2月CPI十二年最高 宏调面临双重困局

    陈德铭:CPI高不影响外商投资

    郑新立:2月CPI已到峰顶

    李稻葵:一季度按年计算的CPI会下降

    CPI高企触动高官学者 8.7%是否已到峰顶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