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通胀压力不减 调控方向不变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2日 01:04 金融时报

  记者 李倩

  重压之下慎言乐观尽管当前价格涨幅偏高有各种特殊因素,但是这些因素显然对控制全年价格涨幅增添了新的困难。中信建投证券潘向东认为,短期内通胀压力非常之大,如果调控得当,全年CPI涨幅可以控制在4.8%以内。

  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表示,虽然经济部门把当前价格上涨定性为结构性上涨,并不是说可以忽视价格上涨的压力。相反,要非常清醒地认识到,当前价格上涨的压力是增大的,尤其是随着市场化的进程和经济发展,土地、劳动力、资金等要素价格以及能源、资源类产品价格也是趋升的。另外,环境损害成本过去都不计入价格,现在也要逐步计入成本,所以成本推动型价格上涨压力也非常大。

  调控累积效应显现面对近年来我国投资增长过快、流动性过多、外贸顺差过大的宏观经济形势,央行早将“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首要任务,去年10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6次上调利率,频率与力度都是空前的。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原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在“两会”期间指出,正因为人民银行采取了这些政策,才有现在的经济发展结果。如果不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不把银行间多余的流动性吸收掉,那么,中国的经济绝对不是现在这个样子。

  对于宏观调控不力甚至失效的质疑,马凯日前说,中国经济没有大起大落,正是宏观调控的最大成果之一。央行行长周小川则表示,从这5年情况看,货币政策在科学性和预见性方面有不小的进步。国家经济在这5年有比较平稳的增长,宏观调控措施起到了重要作用,充分证明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宏观调控的方针政策是正确的、及时的。宏观调控一方面取得了效果,另一方面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事实上,前期连续的从紧货币政策累积效应已经显现,部分企业已感到融资压力,而房地产市场目前的状况以及引发的争论也已充分说明其受到的影响,只是政策效果的继续释放还需要一个过程。经济学家左小蕾认为,货币政策实施有一个累积和发挥实际影响的过程和时间,在这个执行过程的中间,CPI的数据可能还会保持比较高的水平。况且物价上涨的成因复杂,并非仅通过紧缩性货币政策即可解决的。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左大培研究员对记者说,目前的数据确实反映了中国存在的问题,就是通货膨胀压力很大,而且已经确实转变为一种真实的压力了。在很多偶然性因素影响下的2月份的数据,我们既不要片面强调,也不能忽视。目前的货币政策很适当,要继续从紧。

  货币从紧应对通胀央行前不久发布的《2007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明确指出,央行将继续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搭配使用公开市场操作和存款准备金率等对冲手段;稳妥利用利率工具,发挥其在抑制需求、稳定通胀中的作用;同时继续增大汇率弹性,进一步发挥汇率在调解国际收支、引导结构调整和抑制价格上涨中的作用。值得关注的是,近期央行加大了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尤其是资金锁定力较强的3年期央票的发行额度创下阶段性高点。3月11日,央行又发行了750亿元的1年期央票,以回收市场资金。

  与此同时,央行也一再重申,科学把握宏观调控的节奏和力度,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重要作用,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流动性管理,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更好地调节社会总需求和改善国际收支平衡状况,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表示,数据说明通货膨胀的压力很大,央行短时间内必定会有所措施。即使央行调控措施的预期加强,但调控的幅度还应该是常规的幅度,并且还会加强信贷窗口指导等等。

  相关政策尚须跟进吴晓灵明确指出,货币政策不是万能的,不能够单靠货币政策来调控整个经济。如果经济结构不改善,只依靠货币政策,中国经济所面临的粗放式增长的矛盾是没有办法解决的。所以,货币政策需要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的配合,市场化改革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认为,解决中国当前的经济问题,货币政策不能包打天下。

  有专家分析说,这次物价上涨受外部的影响很大,当然南方的雪灾也“雪上加霜”,但无论加息也好,提高准备金率也罢,都难以抑制通胀。控制通胀更应该从财政政策上去着手,首先可以通过减免进口关税,通过进口产品平抑物价;其次可以对“三农”进行补贴,既消除社会分配不公,也调动农民积极性。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