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民营企业自主创新需要制度保障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1日 01:24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黄磊

  在好苑建国酒店二楼长长的回廊里,张思民走出广东团分组讨论的会场,透口气。

  “中国民族制药行业呈现出来的特点是多、小、散、乱。”谈到自己所熟悉的医药行业,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深圳海王集团董事长张思民并没有让身体陷进软质的沙发里,依旧直着腰板,“我的一个议案是关于促进政府对于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给予更多制度配套建设的”。

  同时,作为深圳市民营企业主的“代言人”——深圳总商会的会长,张思民表示,“慈善,应该在全社会建立起这种氛围。针对民营企业家去倡导慈善,并没有特别的道理。我们的社会缺少的是慈善文化。”

  张思民掌舵的海王集团连续三年在国际品牌实验室(WBL)对中国所有品牌评估中获生物医药企业品牌价值第一名;近20年来,他已为希望工程、少儿基金会、中国儿童福利事业、中国医学基金会、抗击非典等社会公益事业和光彩事业捐助累计5600余万元的钱物。他在《福布斯》公布的中国大陆慈善家排行榜中,列第12位。

  多小散乱的制药业

  《21世纪》:执掌海王这么久,你怎么看待中国的民族制药业?

  张思民:目前,中国民族制药行业呈现出来的特点就是——多、小、散、乱。

  多,就是在低水平上重复建设的多;小,就是很多民营制药企业都进来,却规模不大,规模水平很低,竞争无序。很多制药的民营企业都普遍缺乏自主创新意识。

  缺乏自主创新的原因,是这些民营企业有自己的资金短板。要知道,药品的研发创新需要投入大量的启动资本。当然,另一方面,政府的扶持和帮助也是重要因素。

  《21世纪》:民营药企的内部形态是缺乏自主创新,那外部环境呢?

  张思民:刚才说竞争无序。其实,竞争,可以激发行业自主创新的动力。但是,目前在制药行业的竞争中存在着地方保护主义现象,在药品的流通销售环节上,还有其他不正当竞争存在,“以药养医”的体制并不合理。这主要是因为缺乏创新之下,大家在质量上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差距。

  国家也应该加快建立对药品价格科学、公平、公开的评估体系,并以此作为出台价格政策的重要依据,避免药品价格调整中的“一刀切”现象,实行公平竞争、优质优价。

  制度激励自主创新

  《21世纪》:中国的民族制药业应该选择怎样的路径以改变“多、小、散、乱”的局面?

  张思民:国家改革的力度在加大,经济改革在走向深入的过程中,药品销售管理的市场化改革也应该加速推进。

  制药行业的内部整合,也应该提速。目前中国的药企太多,整合与创新,才能培养自己的规模和市场,这才是中国药企的出路所在。目前,国家决策者关注民生,保障人民的医疗健康,这也是制药企业发展应该抓住的契机。

  《21世纪》:您这次参会有提交什么议案或者建议?

  张思民:我目前有两个议案。一个关系到自主创新。我们希望能够有一个完整的系列的制度来保障中国民营企业的自主创新。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