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五年对冲九成流动性 央行坚挺净回笼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7日 10:11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陈昆才  

  1600亿元央票,1150亿元正回购。3月6日,央行继续大剂量回笼流动性,2750亿元的回笼规模也超出上周同期690亿元。至此,央行本周公开市场资金净回笼达2260亿元。这是鼠年春节后,央行连续第四周的净回笼。

  到期量主宰净回笼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2月11日至17日,央行当周净回笼资金高达2960亿元。同时,1月份的货币信贷数据也在当周公布,人民币贷款增长创下8000亿元的天量。而本周央行的2260亿元的净回笼,是否也是对2月份货币信贷增长的一个提前反应?

  3月6日,多位大行交易员认为,虽然央行有根据货币信贷增长情况来框定回笼规模的可能,但央票和正回购的到期量才是央行的主要考量因素。

  一位交易员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本周央行净回笼资金规模达2260亿元,较上周增加620亿元;但到期央票及正回购的规模达到2130亿元,较上周增加了970亿元;两项对比,到期量的增长还超出净回笼增量达350亿元。

  而本周3年期央票的发行规模较一周前增加160亿元。一家大行资金交易主管称,3年期央票是相对深度的回笼方式,可以将银行资金长期锁定,也避免央行频繁发行短期央票。

  市场资金面的宽裕为央行的大剂量操作创造了条件,而能够直观反映资金面宽裕的是7天回购利率的下行。

  3月4日,银行间债券市场7天回购的加权平均利率为2.628%,较上日下跌18.5个基点。3月5日,7天回购利率继续下跌4.5个基点。3月6日,7天回购利率再度下跌2个基点。而Shibor方面,一周报价也从2月26日的4.2134%,单边下跌至3月6日的2.5764%。

  一定程度而言,机构需求也是央行确定央票发行规模考量因素之一。

  “机构主要看中了央票的流动性。”一家大行人民币交易员表示,央票具有非常好的流动性,无论是表现在创造流动性,还是在现券交易方面。如在2月份最后一周,该周现券交易结算量为6920.16亿元,其中央行票据的交易结算量为4090.70亿元,占比近六成。

  不仅如此,“3年央票4.56%的中标利率,从收益角度考虑,应该还不错。”上述人民币交易员称。

  五年对冲之路

  3月6日,央行发布《2003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主要情况》(下称《情况》),细数了央行五年以来的对冲流动性之路。

  央行将银行体系流动性偏多的原因归结为近年来国际收支顺差矛盾突出,流动性偏多又容易诱发货币信贷过快增长。而人民币汇率升值的步伐和预期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国际收支“双顺差”。

  央行发布的情况显示,根据国际清算银行数据计算,汇改以来至2008年1月,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升值6.31%,实际有效汇率升值9.98%。2005年汇改以来至2007年12月28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13.3%,对欧元汇率累计贬值6.1%,对日元汇率累计升值14.0%,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外汇占款依然是资金面宽裕的主要原因。”前述人民币交易员直言。而五年以来,央行也是对症下药。

  央行采取的对冲措施包括三大内容,首先,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截至2007年末,通过发行中央银行票据净回笼基础货币达3.5万亿元。2007年发行特别国债后,逐步加大以特别国债为工具的正回购操作力度,全年共开展正回购操作1.3万亿元,年末正回购余额6200亿元。

  其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2003年至2007年先后15次上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深度冻结流动性约4.3 万亿元。2004年起还创新性地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建立对金融机构的正向激励和约束机制。

  再次,加大央行再贷款回收力度,积极开展央行外汇掉期。

  目前,“大规模对冲流动性已逾五年,大体对冲了外汇占款所投放流动性中的八九成。”《情况》显示。

  而且,央行指出,因货币政策与其他经济政策的“组合拳”发挥效应,银行体系流动性偏多问题有所缓解。与2002年末相比,银行体系超额准备金几乎没增加,金融机构备付金率也从6.5%大幅降至2007年末的3.5%。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