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访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刘克崮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5日 01:58 金融时报
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008年,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复杂多变,新情况、新问题、新现象层出不穷,在此背景下,金融界的代表、委员们都在关注哪些问题?他们又将为国计民生如何建言献策?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走访了新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刘克崮,请他详细介绍了将在本届会议上提出的提案。 记者:我们了解到,您曾在不同层次的经济领导岗位上工作过,在国有企业改革、财税体制改革、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金融体制改革等方面您均进行过深入研究。今年您被选为新一届政协委员,过去的经历和研究会帮助您更好地行使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的职责。请问,您今年将提出哪些提案? 刘克崮:主要包括《尽快调整资源税政策、促进资源节约》、《从南方冰雪灾害看加强我国基础设施发展》等三个提案。 关于资源税的提案有我个人的工作背景。我做过财政部税政司司长,亲历了1993年、1994年重要的、大规模的税改,对税政问题有比较深入的了解。资源税提案源于我对深层次经济问题的考虑。我觉得当前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已经发生了重要改变。相当长一个时期以来,我国资金短缺、技术水平低、基础设施薄弱以及就业问题、社保问题、三农问题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现在看来,这些问题都已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资金过剩;技术差距缩小;基础设施极大改善;拉闸限电成为个别现象;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社保体系框架形成;就业问题大大缓解,发达省份的局部地区已经开始出现招工难。这些都标志着中国经济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 资源制约开始凸显,已成为经济发展中新的瓶颈。这个重大变化是从上世纪末开始,本世纪初发展,2007年、2008年凸显。这两年出现了一些标志性事件,煤价上升,油品紧缺,若干城市出现油荒,粮食、肉一度呈现供应不足,这些问题表面看是由资源供应和需求产生矛盾而引起的,实际上则根源于我国的经济要素结构。 资源禀赋结构制约或决定着国家的经济结构。人多,可以多干些劳动密集型产业;煤多,则可以多发展与煤有关的产业;水少,就不能多干耗水大的产业。这个基本国情要求我们选择适合自己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资源供应结构、劳动力配置结构,最根本的是发展方式的选择,这是个重大战略问题。人多资源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不可能像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那样发展经济。我们应当倡导、学习和借鉴日本、以色列节约资源、保护资源的理念和举措。 十七大和"十一五"规划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具有战略意义。我认为在当前针对性还可以更强一些,就是直接倡导和实施全面降低资源消耗的发展道路。并在运用法律、行政手段的同时调动全部经济政策予以支持,其中税收政策具有重要的作用。直接有效迫切的措施之一就是调整资源税政策,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扩大资源税征税范围;改变计税方式,从按销售数量征收定额税转向按销售额征收定率税;逐步提高资源税税负。 记者:在不久前南方抗击强降温降雪天气中,国开行短时间内就向受灾地区提供了17亿元以上的应急贷款,此外今年以来还向受灾地区发放基础设施贷款100多亿元,对抗灾救灾予以大力支持。我们注意到,您的另一个提案和此次抗击冰雪灾害有关,请您简要谈谈。 刘克崮:这场罕见的冰雪灾难让我们认识到基础设施建设仍然非常脆弱。原来我们认为,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努力,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严重瓶颈阶段已经过去。现在看来,这一判断还为之过早。在电力、铁路、公路、城市公共设施方面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在尽快修复受灾地区受损基础设施的同时,我们要进一步深入思考如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防范风险能力。我建议我们应进一步做好基础设施的科学规划和建设,提高抗风险能力。能源、交通、通讯、城市公共设施等各个方面都应该形成协调配合和应急替代格局。要充分考虑到雨雪、冰冻、台风、高温、大雾、洪涝和地震等极端天气和地质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全面提高规划和建设标准,并将标准法制化,强制执行。应该大力发展新能源,提高能源供应的防范风险能力和替代能力。要做好全国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管道运输等基础设施的统筹规划和建设,在两地之间要规划建设多条运输通道,形成交通网络,形成应急状态下同种运输形式和不同运输形式之间的应急替代和分流机制。 各级政府应当进一步发挥财政金融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的作用。对那些直接经济效益低、公共性强的重要基础设施建设,财政应加大投入。对那些资金用量大、建设周期长,但总体上自身经济效益较好的项目,应进一步发挥金融中长期信贷和投资的作用。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