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环保路径寻求体制支持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1日 21:43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杨磊

  老话题却注定要开始一个新轮回。

  近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委员会向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递交提案,就关于改进规划环评工作方法提出建议——建议国家出台对于规划环评工作过程进行管理、监督的有关政策。

  由这份议案开始,每年都成为“两会”热点的环保问题正式进入本届“两会”议事日程。

  从2001年开始,几乎每一年的“两会”,有关环保体制改革、执法手段强化的问题都会引发各界关注,但最终实施效果却依然不容乐观。国家环保总局官员如此形容:蹒跚前行。

  今年似乎有新迹象出现。在“两会”之前的一个月内,国家环保总局连续出台绿色信贷、绿色保险以及绿色证券政策。公众普遍认为,这是环保总局一个最新的技术性措施,由此带来的连锁反应将最终改变其风暴式执法的路径依赖,最终在体制层面上获得认可。

  而这个判断,有望在本届“两会”上获得答案。

  民革提案:从具体到体制再造

  在之前的历次全国“两会”上,民主党派提交有关环保的提案已经成为惯例。此前,他们更关心的是某一个具体事件的进展,而今年由民革中央提出的上述议案则证实,公众关心的热点已经从具体环境事件转移到环保体制再造上。

  在这份提案中,民革中央选择了由规划环评入手——在过去的一年间,由环保总局掀起的规划环评风暴已经成为毫无疑问的关键词——这个强调统筹、战略性考虑某个具体区域环境承载能力的规划条例,在多个大型环保事件中都起到了巨大作用,因而相应的,公众也高度期待它能更多发挥环境执法的效用,并达到效率的最大化。

  已经曝光的多个案例则证明,仅靠环保总局仍然无法发挥最大程度的协同执法效用。这可以从民革中央的提案中得到证实。

  在上述提案中,民革中央认为,“从目前已开展的相关工作来看,由于我国规划体系的复杂性,规划环评在实践中遭遇了许多困难。《环评法》实施4年多来,规划环评制度在许多地方并未真正得到有效实施,其预想的作用也未得到有效发挥。”

  这几乎是一个无须强调的事实结论。在整个2007年间,国家环保总局已经发起了多个规划环评行动,但具体成效并不显著。在涉及地方利益、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博弈时,环境往往被弱化为次要考虑问题。这也导致环保总局的一些执法行动无法获得支持,以至于该局有官员说,“环保总局能够使用的技术手段告急,如果没有更高层面的体制协调,环保执法将会流于表面。”

  而这个结论显然得到了民众认可。民革中央在提案中认为,“虽然国家环保总局在随后出台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中提出了规划环评的早期介入原则和工作程序的要求,但并未与具体的政府决策流程建立联系。因此,现有的规划环评大多是在决策链的末端进行,既难以应对规划环评的对象——我国复杂的规划体系,也无法体现规划环评作为战略环评的重要意义所在,从而在实际操作中造成了许多问题。”

  从这个角度而言,如何强化大环保格局则成为一个节点。公众期待这个问题有望在“两会”层面上获得认可,而且形势将有所变化。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