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姚景源:中国经济风险非衰退 而是偏快转向过热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4日 14:02 《中外管理》
中国宏观经济要警惕什么? 文/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 姚景源 未来中国经济的风险不是衰退,而是偏热转向过快。 现在,全世界都在非常关注中国经济,我们该如何看待中国的经济呢?2007年7月26号中央政治局召开了会议,就提出来要把对中国经济形势的看法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对整个经济形势的看法上面来。 2007年过去的三个季度里,中国的宏观经济可以用四句话描述:增长较快;运行趋稳;就业增加;效益提高。 分析经济用两种方法,一种是生产法——从生产角度观看经济;另一种是需求法——看三大需求,包括:投资、消费、出口。 从生产法的角度来看中国宏观经济,就是看工农业两大产业。从农业看,2007年中国的农业又是一个丰收年。我个人预测2007年年终时总产量要突破一万亿斤,这就意味着中国的粮食是连续四年增产。从工业看,2007年前三个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同比增长18.5%,与2006年同比增加了1.3%。因此,从生产的角度来看,工业、农业都为整个经济增长的加快提供了强劲的力量。 从三大需求的角度看,在前三季度里,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7%;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9%;前三季度,进出口总额达到15708亿美元,其中出口增长了27.1%,进口增长了19.1%。也就是说从投资、消费和出口三大需求的角度看,都为中国经济提供了强劲的拉动力。 2007年中国经济两大特点 在中国经济保持这种强劲的较快增长的同时,2007年中国经济又出现两个特点:第一,国民经济运行的效益大幅度提高;第二,民生问题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和增加。 先看第一点,如何判断宏观经济效益是否提高呢?两大要素:第一,财政收入。2007年前三季度财政收入达到38917亿元,同比增长31.4%。迅速增加的财政收入说明:整个宏观经济运行效益是好的。第二,企业利润收入。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前8个月同比增长37%。 企业利润的提高和财政收入的迅速提高,充分说明了中国经济运行总体效益在大幅度提高。 再看第二点,民生和群众的实惠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收入:全国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物价的因素,到9月份,实际增长13.2%,比2006年加快了3.2%;全国农民现金收入,2007年前三个季度同比增长14.8%,和2006年同时期相比高3.4个百分点。从收入的角度来说,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幅是多年来所没有的。二是就业,2007年以来,在整个经济运行当中的一个亮点就是就业量增加,失业率下降。在2007年年初两会上,确定了2007年新增就业目标是900万,但截至9月30日,全国新增就业人数已经达到920万,其中还有一个指标,就是安排40、50人员再就业。全国登记失业率截至9月30日为 4.0%,比年初的目标4.4%还要低。4.0%的登记失业率是2003年以来最低点。 就业量增加,失业率下降,也是2007年中国宏观经济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和成就。 谨防从偏快到过热 整个宏观经济有这样的基本状况和成就,源于党中央、国务院宏观调控的积极措施。2007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措施。2007年的宏观调控措施有三个特点,第一,更加注重经济手段,第二,更加重视预先调控,第三,更加注重微量频调。 由于这些宏观调控的一系列措施,使整个经济出现了两点突出变化:第一,整个经济的增长速度开始趋于回稳。国民经济一些主要的指标,增长速度开始出现放缓和出现趋稳的状态。从GDP看:一季度是11.1%,二季度11.9%,三季度又回落到11.5%;从工业增加值看,一季度是18.3%,二季度18.7%,三季度回落到18.5%;从投资增加率看,一季度是23.7%,二季度是27%,三季度回落到25.3%;出口也是这样:二季度出口增长率是29%,三季度回落到26.2%。也就是说,国民经济由偏快转向过热的风险正在由于党中央、国务院的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的作用,而有所抑制。 第二,物价上涨的势头得到了初步的控制。很多人担心中国出现全面通胀。我的观点是:中国没有进入全面通胀,现在中国的物价上涨还是结构性上涨。首先,从实际上看,2007年CPI(通货膨胀率)是在逐月的秩序地提高,1月份CPI是2.2%,到8月份是6.5%,到达十年来最高点。但我认为现在的物价上涨还是结构性上涨——CPI构成是八大类产品,现在看来是:“五涨三落”。食品、烟酒、家庭设备、医疗卫生保健、居住这五类在上涨,而衣着、交通通讯、文化、教育、娱乐是在下降。这就不是全面上涨,而是结构性上涨。 其次,1-9月份CPI平均上涨4.1%,其中3.5%是食品价格上涨,占85%。在8月份,有19个省的猪肉价格上涨超过80%。现在党中央、国务院已经开始对猪肉的调整下了很大力度:一头母猪补贴50块钱,给60块钱保险,对年产65万头猪的大县全国补1000万,防疫费用由中央财政开支解决。因此我认为2007年CPI6.5%就算一个高峰了,我们要客观看待通货膨胀。 从这个角度来说,在剩下两个月我们高度关注的风险应该是:防止国民经济增长由偏热转到过快上来。 我个人始终认为中国经济的风险不是衰退,而是偏热转向过快。这个偏热转向过快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三个“过”: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过快。现在我们投资增长速度虽然比2006年同时期有所回落,但是25.7%还是一个高位。在投资当中需要我们加以高度警惕的是新开工项目。2007年一季度,新开工项目是是负增长,但是到了三季度新开工项目迅速增长,同比增加了16%以上。 第二,货币与信贷投放过多。截至到9月末,广义货币量同比增长18.5%。从贷款的发行量上看,2007年新增贷款到9月末是33602亿,而年初的计划控制目标是29000亿,2006年全年是31800亿,这个情况确实引起我们经济增长对偏热转向过快的担忧。 第三,贸易顺差过大。2007年的贸易顺差,到9月末达到1856亿美元,2006年全年才是1775亿美元。 这三“过”的问题是交织在一起,解决起来难度很大。例如:大家知道顺差是美元,东西卖到境外,美元回到境内,如果流进100万美元,中央银行就要发750万人民币对冲。这个对冲会造成:流动性过剩;货币发行量增加;银行存贷差扩大。银行也是企业,也要赚钱,钱放出去正好外面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对银行的资金有很大的需求,投资有了信贷的支撑,规模、速度进一步扩大,结果就是产能进一步增加。而当消费不能同比例增长的时候,就造成出口进一步扩大,这就变成了恶性循环。 总之,全年的经济形势,正如以上我提到的:中国经济是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效益较大幅度提高;就业有了良好的增加,整个国民经济运行也在趋稳。所以,我认为2007年中国经济尽管还有若干不确定的因素,只要我们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把防止国民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作为一个重要的目标,中国经济2007年还会保持一个平稳、较快、健康增长的这样一种基本态势。 (本文根据第16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演讲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标题为本刊加拟)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