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李培林:07年消费额仅占GDP的36%左右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3日 10:34 新华网

  新华网消息,在1月3日上午社科院举行的“2008年《社会蓝皮书》发布暨中国社会形势报告会”上,蓝皮书主编、社科院社会学所所长李培林说,2007年社会居民消费额占GDP的比重降到了只有36%左右,降低的幅度比10年前还大。

   李培林说,物价在多年保持低水平的情况下2007年有了较高的增长,这对部分群众生活产生了影响。物价对人民生活产生影响的两个最主要的方面,一个是房价。尽管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来平抑房价,但是房价的增长,特别是住宅房价的增长仍然过快。全国70个大中城市,全年平均增长7%。一些大城市,像北京、深圳都达到了10%以上。这种情况使得我们房价的增加大大快于人民消费水平的增长,所以给人民群众在住房方面的消费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李培林指出,由于房价的持续增高,带动了人民对住房增长的消费预期,所以很多家庭希望尽快解决住房问题,从而压抑了其他方面的消费,也使得整个的消费率降到了近几十年来的新低。我们的消费率,也就是整个消费额占GDP的比重,大概现在降到了只有36%左右,这比10年以前降低的幅度要大。所以说,改变收入分配的结构,更多是在收入分配当中,更多的是居民的收入能够有较快的增长,这是我们稳定群众生活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李培林说,物价对人民生活产生影响的第二个方面是食品价格,而食品价格里面尤其突出的是猪肉、蔬菜、食品油以及粮食的价格。这些价格的上涨有一部分是受国际食品价格上涨的影响,但也有一些是国内的供给环节出现了问题。这种影响对城镇中低收入家庭,特别是生活困难家庭影响较大。因为我们知道,食品价格的影响对不同社会阶层家庭的影响差异较大。也就是说,生活越困难的家庭恩格尔系数越高,也就是食品消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越高。所以说这种食品价格的增长尤其对低收入家庭和城镇生活困难家庭产生了重要影响。所以说平抑食品价格,保持食品价格的稳定是我们社会稳定的很重要的基础。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