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详解:CPI飙升为哪般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2日 01:54 中国新闻网
李小萌:欢迎来到《新闻会客厅》。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这个原本属于经济学范畴的概念随着这几个月里不断攀升,被普通人了解和关注的程度也在加深,今天上午国家统计局公布了十一月份的CPI指数,先来看一下。 今天上午,国家统计局正式对外发布了今年十一月份的CPI指数,数据显示,今年十一月份的CPI指数达到了6.9%,也就是说从今年八月份以来,CPI指数连续第四个月保持在6%以上的较高位置。 今年以来,受到食品上涨的影响,国内的CPI指数从年初1月份的2.2%,到5月份的3.4%,一直保持着缓慢上升的趋势。进入6月以后,在生猪、食用油等副食品价格上涨的带动下,CPI指数的上升突然加快了速度。继6月份达到4.4%之后,7月份又再次刷新到了5.6%,8、9、10三个月更是分别以6.5%、6.2%和6.5%的涨幅居高不下,而今天公布的十一月份的CPI指数——6.9%更是创下了近十年来国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新高。 李小萌:今天节目我们请到的是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李晓超,李司长,欢迎您。 李晓超:谢谢。 李小萌:11月份新的CPI指数公布了,6.9%,当这个数字公布出来的时候,您的内心会有一种压力吗? 李晓超:因为我们公布的时候,实际上就是从这个价格变化来看,今年我们预期还是逐渐在上涨,可以说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我们预期之中的,当然比10月份高一点,可能某种意义上也出乎我们的意料。 李小萌:不在意料之中吗? 李晓超:既是意料之中,也是意料之外。 李小萌:怎么讲? 李晓超:意料之中就是因为去年一来生猪,特别是以生猪为主的食品价格一直在持续上涨,11月份实际上去年虽然有所上涨,但是去年并不是上涨最快的时候,也就是说去年实际上基数还是比较低,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感觉到是预料之中的。但预料之外就是,没想到上涨幅度会比10月份又有所加快,这个因素主要还是一些国际市场的因素影响得比较大。 李小萌:对于CPI这个指数我觉得在普通人当中有两种感觉,一个是大家对这个概念越来越熟悉,另外是对它的这种不断攀升似乎也觉得有点麻木了,不知道您有没有这种感觉? 李晓超:怎么理解这个麻木呢?我想实际上大家如何看待这个CPI的事情,因为CPI这个概念是技术性还是比较强的,当然作为如何理解,我想可能有四个要件,我们需要去把握。第一个要件就是CPI实际上是英文缩写,翻译成中文实际上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概念,这八个字实际上就把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一个概念基本上界定了,它首先强调的是居民。第二就是讲消费,就是居民消费。第三个要件就是讲到价格,是居民消费的价格,指数实际上是在统计学上的一个术语,它实际上是反映了一个水平变化的情况。 李小萌:像您刚才讲的是一种相对专业的角度去分析这个概念是怎么回事,但是作为指导普通人生活来讲,了不了解这个CPI指数对生活有什么样的影响? 李晓超:当然从以上概念我们可以看到,因为它是反映居民消费价格的,因此对居民应该说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因为在同样的条件下,也就是说居民在消费等量的商品和服务的时候,如果价格上涨,他可能就会支付更多的货币,也就是说支付更多的钱,这样当然居民非常关心。另外这几年,特别是近几年来,我们的资本市场发展也比较快,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又是宏观调控的一个指标,相应来说就影响我们一些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如何走向,再加上这几年的居民又在股市上投资得比较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可能又影响到居民对股市和储蓄存款的利率,这方面与居民生活又有很大关系。 李小萌:当我们看到这个CPI指数11月份又比10月份指数增加了0.4个百分点的时候,可能从中会透露一些什么样的信息?比如说金融政策,或者是其它一些领域当中的政策会有哪些调整? 李晓超:这个调整可能取决于宏观调控部门,他们不仅要看CPI,可能还要看宏观经济的其它一些指标,去做判断,他们应该怎么去是紧缩还是宽松的一个宏观调控政策,当然最近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实际上已经明确了明年我们还要继续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当然这个货币政策有点紧,要调整,今年我们实际上一直坚持的是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明年可能要对这个政策做点调整,实际上针对目前的价格上涨在加快的势头提出了这样一个政策的导向。 李小萌:下面一个问题跟您就是密切相关了,这么一个和每个人生活紧密有关系的指数,它的采集手段都有什么? 李晓超:它的采集手段实际上我们在技术上实际上是一个统计上技术比较强的一个抽样技术,是按照一般的抽样理论做的方案,在这个方案的前提下,实际上大家最关心的就是基础数据如何进行采集,这个基础数据是目前我们按照这个方案确定的大概全国涉及到五百多个县市,调查点大概有五万多个,调查员大概有三千五百人。 李小萌:全国范围内三千五百人。 李晓超:对,总共大概有五万个调查点,当然为了确保这个数据的准确,我们对调查员实际上是事先进行培训,并且对他们提出了很多有些制度的要求,我举两点,第一点就是除了在调查员这三千五百人调查员之上,我们还有督导员,也是对调查员不仅在技术上对他进行指导,而且还监督、检查他调查的数据是不是准确。另外我们对调查员要求,要有三定要求,要定时、定点、定人,这是什么意思呢?定点就是因为不同的地段,可能价格在时间序列上可能不好比,我们就要选择在同样的地点,对同样的产品进行调查。 李小萌:同样的地点这个范围是多大?是同一个城市、同一个区还是同一个市场? 李晓超:同一个调查点。 李小萌:调查点是一个市场吗? 李晓超:就是一个市场,比如说一个超市,或者是一个农贸市场,这是一个调查点。另外我们还有一个定时,因为价格实际上特别是生鲜的一些产品价格不一样。 李小萌:早上和晚上是不一样的。 李晓超: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要求调查员在采集的时候一定在同一天时间的同一个时间,比如说早晨八点,都要采取早晨八点,另外还要定人,也就是说你调查的这个摊位或者是超市的柜台,都要是固定的。 李小萌:什么样的人可以成为价格调查员呢? 李晓超:价格调查员实际上是我们在社会首先进行招聘,招聘以后看考试过关不过关,然后再进行培训。 李小萌:是有偿劳动吗? 李晓超:有偿劳动,当然是有偿的,因为别人付出劳动了嘛。 李小萌:我们也拍到这个短片,看看调查员是怎么工作的,一起来看一下。 调查地点:北京市某百货商场 调查对象:日用百货 (调查员张粉霞调查的情况) 张粉霞:“忙着呢。您好,我来看看咱们的这个鞋。我看的是休闲鞋,上次看的是498元。” 售货员:“今天374元。” 张粉霞:“374元是吧?好,374元。是7.5折是吧?” 售货员:“7.5折。” 张粉霞:“好,谢谢你,老来麻烦你们。” 张粉霞:“您好。今天早班啊?” 售货员:“早班。” 张粉霞:“怎么样这两天卖得好吗?” 售货员:“还行。” 张粉霞:“还可以,这一款,我看一下,价格是860元,110,和我所调查的是一致的,同一款,那今天咱们能有优惠吗?” 售货员:“这最多可以给您打九折。” 张粉霞:“最多可以打九折,就不能再优惠了?他们那边不是打八折吗?” 售货员:“它那是国产品牌。” 张粉霞:“国产品牌就是八折,咱们是进口,就是九折,麻烦您给我算一下。” 售货员:“774元,我们都记住了,这款比较受欢迎。” 张粉霞:“这款比较受欢迎,774元,九折,好,谢谢你。” 张粉霞:“您好。我来看一看。我们想在你这儿调一款面料纯化纤的女裤,这应该是没问题,是吧?那价格呢?” 售货员:“428元。” 张粉霞:“那今天咱怎么卖呢?” 售货员:“八折。” 张粉霞:“428,打八折,麻烦您给算一下。” 售货员:“打完折342元。” 张粉霞:“342元,好,那我要填写一下。” 记者:“您担负多少个商品的价格采集?” 张粉霞:“我主要负责穿用,我这一本大概将近四百个品种。” 记者:“四百个品种,都是您一个人来采?” 张粉霞:“都是我一个人来采。” 记者:“每个月要采集多少次?” 张粉霞:“每个月三次,每十天来一次,来观察这个价格的变化。” 调查地点:北京市某菜市场 调查对象:蔬菜副食 (调查员高秀玲调查的情况) 高秀玲:“调查员:今天这个价格在多少钱?” 售货员:“今天这个价格特价23块一斤。” 高秀玲:“这价是不是比前两天价格便宜点儿”? 售货员:“一直都是这个价格,现在是促销。” 高秀玲:“反正我上次采价这个好像是不是50块钱一公斤。” 售货员:“50块钱一公斤,25块钱一斤。” 高秀玲:“今天等于促销,降了两块钱,一公斤降了四块钱是吧?” 售货员:“对。” 高秀玲:“好,麻烦你。” 高秀玲:“咱们后臀尖今天多少钱一斤?” 售货员:“13.9元。” 高秀玲:“13.9元,是不是比前几天涨了点儿?” 售货员:“昨天涨的钱。” 高秀玲:“昨天涨的,才多长时间怎么又涨了一次?” 售货员:“没办法,现在进价贵。” 高秀玲:“就是等于来的时候价格就贵是吗?” 售货员:“对,来的时候就贵。” 高秀玲:“咱们这茄子现在多少钱一斤?” 售货员:“这个五块。” 高秀玲:“这个五块钱一斤,菜花呢?” 售货员:“菜花六块。” 高秀玲:“丝瓜呢?” 售货员:“丝瓜六块。” 高秀玲:“丝瓜也六块钱。” 高秀玲:“您好,我问一下,咱这黄瓜今天多少钱一斤?” 售货员:“五块一斤。” 高秀玲:“五块钱一斤。扁豆呢?” 售货员:“那个也五块。” 高秀玲:“这个也五块。这个大葱多少钱一斤?” 售货员:“大葱三块。” 高秀玲:“大葱三块,这个莲藕呢?” 售货员:“六块。” 高秀玲:“莲藕六块。” 记者:“您负责大概有多少个品种的商品要问价格?” 高秀玲:“差不多在这个地方得五十多个品种。” 记者:“多少?” 高秀玲:“五十个品种。” 记者:“每五天来一次,每次都要五十个品种。” 高秀玲:“对。这是这一个点,其中的一个点。” 记者:“您还负责几个点?” 高秀玲:“我负责五个点。” 记者:“五个这个规模的市场?” 高秀玲:“不,也有比这小的。” 李小萌:看过刚才这个短片我有一个特别突出的感觉,就是这个价格调查上来的数字准确不准确,和每一个调查员的敬业程度,问得细不细有很大关系。 李晓超:是这样。 李小萌:他们两个人都是反复在核实一个商品的价格究竟是多少钱,如果问一句就走了,很可能这个拿到的数字就有问题。 李晓超:对,实际上我们调查,实际上是真正最后的成交价,而不是价签上标的价格,是真正成交的价格。 李小萌:像第一个调查百货的那位调查员,她反复问,说这个真正的折扣后是多少钱,最后她记下的就是那个低的价格,而不是价签上的价格。 李晓超:对,就是成交的价格。 李小萌:而调查百货的调查员和调查食品调查员的工作强度是不一样的。前面一位是每十天一次就可以了,而后面一位每五天一次,这也是根据商品的性质不同规定的? 李晓超:对,因为像服装一般的来说,价格相对是比较稳定的,因为我们在考虑的时候,包括国际上也是如此,就在考虑这个工作的成效和付出的成本怎么更合理,因为服装相对价格在一定时期是比较稳定的,而鲜菜可以说每天都在变化,我们要求对鲜菜调查频率要高于对服装的价格频率,也就是说价格相对变化比较大的频率要高,而相对来说价格相对比较稳定的产品,我们调查相对就比较少一点。 李小萌:作为统计部门来讲,把这些样本采集回来之后,还要不要再进行一次筛查或者是核实,如果有误差又怎么办? 李晓超:是需要的,如果说我们因为长期从事调查工作,特别搞这个价格工作,都会有一个判断,比如说当某一个产品的价格突然发生过快上涨或者大幅度下跌,它都会相对来说和其它市场进行一个对比的核查,这样就会找出可能会产生的一些误差。 李小萌:您觉得这个误差在百分之多少之内是可以允许的? 李晓超:实际上在调查数据的时候是不允许有误差的,当然在方案设计的时候它是有误差的,就是因为毕竟是个抽样调查,它是允许有一定的误差范围。 李小萌:尽管说在追求尽量的精确,但是当CPI指数公布之后很多人还是觉得和自己日常生活当中的感受是有差距,是不一样的,这又是为什么? 李晓超:因为我们公布的CPI实际上是一个平均数,这种平均数实际上有好几个,至少有三个平均,第一个就是产品的平均,因为这个CPI包括居民消费所有产品的平均价,不是个人感受某一个产品的价格,这会产生感觉不一样。第二个实际上是一个时间,我们一般公布是9月份的价格,9月份的价格实际上是9月整个的平均价,在这个期间的平均价,而不是某一个时点上的价格,而我们的老百姓往往去到商场以后,可能会突然感觉到,这个价格怎么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不一样,实际上那是我们一个时间的平均。第三个还有一个地域,各个地域公布的CPI是全国的概念,可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价格就不一样,比如说在东部生产的产品可能运到西部,就会把运输的价加上去,到西部可能就贵一点,或者是说反过来,在西部产的产品运到东部可能也会贵一点,这样实际上是一个平均的概念,而我们的个体往往感觉可能会产生一些差异。 李小萌:您说的这三个方面让人觉得跟心里的感觉有差异,可以理解,但是为什么我们总感觉CPI的指数比我们感受到的涨幅要低,而没有相反的情况? 李晓超:涨幅要低实际上就是这一轮,就拿当前来说吧,因为有时CPI上涨可能不是所有的产品价格上涨,比如说我们统计的今年以来的价格上涨,主要实际上还是由于食品带来的,而食品带来我们统计还是比较高的,11月份大概上涨18.2%,这个还是比较高的,但是其它产品还在下降,比如说衣服,还有交通通讯,还有教育、文化、娱乐,价格还在下降,这样可能公布出来感受就不太一样,因为它结构的变化,不是所有的产品都上涨,可能这一部分消费食品比较高的感受更明显一点,而消费食品相对比较少的可能感受没那么明显,这就造成了一些群体对这个CPI感觉会有时候不一样。 李小萌:刚才李司长提到了食品价格的上涨在整个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当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我们也准备了挺大的一个图表,结合来说一说。您看,在您来之前,后面11月份的几个数我们都没敢填,您填上去是最有权威性的,帮我们填充上好吗? 李晓超:对,我填上也是成千上万统计工作者的成果,我把它写上去,这个是118.2%,这个是106.9%,这个是101.0%。 李小萌:好,谢谢您把这个都填满,填满之后还要给我们逐个解释一下,红色、黄色和紫色三条线分别代表什么,先从黄色说起,我们今天从节目一开始说的都是这个。 李晓超:对,因为这个是总指数,黄线就是我们通常讲的CPI,也就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我们大家可以看到从今年以来,可以说CPI一直基本上是呈现出逐月上升的趋势,当然中间可能个别月份有所缓解,但总的趋势是在上升。 李小萌:在这里边应该有那么一个或者两个点是值得着重说一说的,比方说三月份到达了3.3%的增长率,有人说这是一个比较关键的点,因为曾经把这个3%的增长率看作是一个警戒线,您是不是也这么看? 李晓超:我倒不一定太同意这个警戒线的提法,因为各个国家发展阶段都不会一样,情况也不一样,你看美国现在的经济增长速度比我们低了很多,但是它的物价基本上和我们很接近,这也不一定说美国就出现了严重通货膨胀,但是我们现在经济增长这么快,价格指数实际上3.3%,所以这个警戒线的提法倒不是太准确。 李小萌:您是不同意警戒线这个提法还是不同意3%作为警戒线? 李晓超:我是不同意3%作为警戒线这个提法。 李小萌:那百分之多少可以成为警戒线呢? 李晓超:这个可能情况就比较复杂,我想可能要根据当时的情况做出判断可能更准确,因为我们的情况每天普遍都不一样,一年跟一年都不太一样。 李小萌:刚才我们说是一个点,下面我们再来说一个阶段,从5月份到8月份这四个月是最明显的,百分之三点几、四点几、五点几、六点几,逐步在攀升,而且幅度是比较大。 李晓超:这个主要是一个什么原因呢?今年价格上涨主要还是以食品上涨带动为主体,这个食品价格上涨实际上是从去年10月、11月开始涨,这样实际上就存在着去年这个时期基数相对比较低,而猪肉价格上涨比较快实际上主要突出表现在5月份以后,这样就造成了一个月比一个月要攀升的趋势。 李小萌:恐怕这要结合上面这条红线来看了,同样在这个区间之内,这个红线的陡峭程度就明显多了。 李晓超:对,因为这个红线实际上是一个食品价格的指数了,它只是CPI的一部分,它上涨得更快才能带动黄线可能上涨,因为其它的价格涨幅并不是太快。 李小萌:所以当这个黄线当中剔除了红线的因素之后剩下的紫色这条线看着就很平缓了。 李晓超:对,我们看从今年1月份到11月份基本上是保持在1%以下的这样一个水平,这就充分说明了今年的价格上涨实际上具有明显的结构性特征,也就是说主要是由食品价格上涨拉动引起的。 李小萌:结构性的上涨和所谓通货膨胀之间的差别又是什么呢? 李晓超:一般来说,包括经济界,包括国际上认为通货膨胀实际上是指一个全面的、持续的上涨的概念,就是物价,特别是一切通常中CPI去说,而目前来说现在我们主要还是体现了结构性的,前面我也提到过,而其它的品种可能价格还在下降。 李小萌:可不可以这样理解,如果是通货膨胀,这三条线的幅度应该是差不多趋同的,而不应该把它剔除之后,下面这条线就平缓了? 李晓超:对,应该来说这个曲线之间的距离应该更近,我想可能就是从某一个方面来反映出来,可能其它产品的价格上涨得也快了,可能就预示着价格通货膨胀严重性在加剧。 李小萌:当我们发现了今年CPI指数上涨当中食品起了这么重要的作用之后,会让我们心里觉得放松一点吗? 李晓超:也没放松,为什么没放松呢?因为虽然有食品价格上涨带动为主体,但是由于这一轮的价格上涨实际上还有其它很多因素,比如国际的因素,还有现在目前由于食品价格上涨推动了一些其它产品价格也在上涨,可能还会形成成本的推动,所以虽然目前我们出现了价格上涨主要呈现出结构性特征,但是我们也不感到很轻松。 李小萌:刚才我们看到的是食品在CPI当中起到的作用,接下来要问的一个问题是没有被纳入到CPI统计当中的比方说房子,大家看到涨幅最严重的是房子,而且它也是很大头的一种投入,却没有在消费价格指数当中体现,这是为什么? 李晓超:这个就是我前面提到的,因为我们CPI实际上是讲居民消费的,而住房一般在国际上不认为是居民的消费,就是居民购买住房。 李小萌:不是消费是什么?是投资? 李晓超:应该理解为是一个投资,为什么呢?消费一般的特征就是买完了,用了,它就不会再生,不会再存在,价值就会丧失,这就是这个消费的特征,而住房不是这样,我买了以后虽然我在住,但是它可在升值,它的价值在升值,这样在居民消费价格统计里边一般都不包括居民购买住房的价值,但如果说你是租别人的房子去住,这个就包括了,实际上大家要是细心的话可以看到,CPI里边第八项是有居住价格的,这实际上是反映居民消费的这一块。当然它里边还包括物业费、电费、水费,这里边是计算在其中。 李小萌:可是跟在房子上投入来讲这就是很小的一部分了。 李晓超:对。 李小萌:您说现在没有把房价统计进去是假设它是投资,而不是消费,但是现在买房的人又有很多人是买了第一套住房,买了之后可能再也不会出手。 李晓超:但是我也跟你说一下,价格实际上是整个一个体系,我们大家日常关注CPI仅仅是价格体系的一部分,比如说有各个环节就有各个环节的价格,工厂生产出来产品以后,有工业品出厂价格,这个是反映出工厂刚刚生产出的产品的一个价格的情况,而到了批发,到了零售,它又有零售和批发价格,反映流通环节的一些价格,进入消费领域就是居民消费价格,而且还有投资领域,有投资价格指数,而购买住房专门有住房销售价格指数去反映这个住房价格变化的一些情况,它实际上是有分工的,就像你和我分工一样,你每天主持节目,我每天要做这个统计工作一样,大家的功能是不一样的,因为你要把它归类在一起,必须要把它的性质都一样才能好归类,才能反映同样的一个本质的问题。 李小萌:好,房子的问题我们暂时放在这儿。我们也拿到一个资料说,比方说在美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当中,包括什么呢?包括有能源、汽车贷款消费、休闲娱乐、宠物、运动器材、俱乐部的会员卡、新买的汽车、私人的交通等等,这些我们也都涵盖吗? 李晓超:你说汽车,汽车都涵盖的。 李小萌:如果是买的第三辆、第四辆车呢?也算? 李晓超:也算。 李小萌:宠物的消费呢? 李晓超:宠物消费也应该算。 李小萌:休闲娱乐? 李晓超:休闲娱乐更应该算了。 李小萌:全部都有的。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想问的是,现在我们CPI的指数统计多长时间更新一次?因为现在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更新还是很快的。 李晓超:你说更新,我理解可能就是讲居民消费权重的更新,就是说居民可能在这一个阶段消费的食品会多,在另一个阶段可能消费得会少一些,这样实际上我们现在每五年要更新一次,当然现在我们正在根据形势的变化,逐渐在加快权重的调整步伐,也正在不断进行改革,以更客观地反映。 李小萌:是不是说更新得越快还是相对更客观一些? 李晓超:更新快也有一个问题,就是可比性的问题,因为有些过去有的产品可能现在没有,现在有的过去没有,这个就存在着不好比,所以它相应来说在技术上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李小萌:要找到一个最合适的点。 李晓超:对。 李小萌:刚才我们说的这个CPI指数这个图,整个在这儿我们看到它上升的时候,心里边有点忐忑,但是看到它持平,或者看到它下降的时候是不是就应该比较心安呢? 李晓超:也不是,因为居民消费价格如果说持续下降或者是保持很低的时候,实际上对经济也是不利的,为什么呢?如果说价格过低,价格在整个经济中有时候它会起到润滑剂的作用,比如说企业价格要上涨,企业可能拿到的利润相对来说就比较多,这样就会增加工人的工资,而如果说价格过低,企业可能利润就会少,我们居民的收入相应可能增加得也不会那么快。比如说在日本上个世纪最后十年,日本遇到一个大的问题,就是价格持续下降,也就是我们通常讲的通货紧缩,通货紧缩实际上对经济发展也是不利的,也是我们应该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该避免的一个现象。 李小萌:接下来我不知道这个问题您会不会回答我,比方说现在12月份也已经接近中旬了,您对十二月份CPI指数有一个什么样的预期,或者说对于明年这个指数又会有怎么样的发展,有预期吗? 李晓超:预期可能是有预期,但是作为我们国家统计局这个职能,我们是不做预测的,我们一旦做预测,可能就会影响公正,如果说我们预测准,人家说你这个数据就不准了,提前你们都界定好了,如果预测不准,那到时候人家也说我们是瞎预测,所以实际上我们不做预测,我们仅仅做事后的一些统计,把过去已经发生的情况客观地、准确地统计好,为宏观决策和为老百姓服务好。 李小萌:有统计局发布的各种数字,您刚才也讲了,对宏观决策,对老百姓生活的指导都起到很好的作用,像今年中央经济会议有这么多新的提法,你们的工作对这种新的改变起到多大的作用呢? 李晓超:因为我想可能做某一件事情,特别是对未来做安排的时候,可能都要对过去有一个准确的了解和判断,我想我们统计局就是起到这样一个作用,为中央对安排未来,分析当前存在哪些问题,提供一个客观的依据,这就是我们统计局应该做的工作。 相关专题: 11月经济运行数据公布相关报道: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