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刘鹤:中央确定经济改革两个针对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1日 00:21 证券日报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刘鹤认为,解决经济快速发展中的内外失衡、环境资源付出代价过大、社会分配关系不够协调等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现实立足点和切入点

  本报记者 家路美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刘鹤日前在“2008年财经年会”上指出,十七大报告中的经济体制改革政策主要针对两个现实问题,但整体来看,内外经济政策短期内不会发生大幅调整。

  刘鹤认为,今年全球经济已出现拐点,而中国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同步性正在逐步提高。由于次贷危机的发生,美元贬值加速,石油等原材料价格猛涨,使得当前中国宏观经济面临的外部风险大于内部风险,外部挑战可能多于内部挑战。因此,明年的宏观调控将重点放在对外三方面:第一,观察国际宏观经济走势;第二,根据国际宏观经济走势提前制定预案;第三,加强国际间政策协调和对话。他强调说,国际间政策协调和对话至关重要,尤其经济大国应充分考虑对世界经济影响的责任。

  刘鹤表示,十七大报告中的经济体制改革政策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首先是针对经济快速发展中的内外失衡问题。具体来看,外部失衡主要体现在国际收支失衡,即国际收支顺差过大;内部失衡主要体现在储蓄率过高、消费率过低。从国内来看,国民经济总的消费率不高,而储蓄率还在升高——今年,国民总消费率估计在49%左右。而储蓄率却不断上升,这不利于宏观经济的稳定及全面持续发展,不利于以人为本的国家政策。其次是针对经济发展中的负外部性问题。伴随

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出现了环境资源付出代价过大、社会分配关系不够协调等现象。这两个问题都有着深刻的机制、体制原因。

  刘鹤指出,内部失衡和负外部性是十七大报告中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现实立足点;逐步提高消费率、有效克服负外部性是贯彻落实十七大报告的一个基本切入点。但整体来看,内外经济政策短期内不会发生大幅调整。他认为,未来应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大经济增长模式由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共同协调发展转变。

  刘鹤进一步表示,十七大报告中所强调的经济体制改革工作重点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调整扭曲的基础经济变量;二是强调建立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三是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市场体系的建设工作要加大步伐;四是推进社会领域改革,提高国民收入在国民经济总资产中的比重。

  刘鹤最后表示,2008年,世界经济存在多种不确定性,尽管主要经济体出现大衰退的概率较小,但其发展速度可能减缓。因此,绝对不能忽视发达国家和中国的金融经济政策逆向而行的情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