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从国内外环境看明年经济发展:新成绩新挑战新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0日 21:00 新华网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稿)

  新成绩 新挑战 新发展——从国内国际环境看明年经济发展

  新华网北京12月10日电(记者车玉明、刘铮、安蓓)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复杂多变”和“艰巨繁重”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描述当前国际形势和国内改革发展任务时分别使用的词语。

  今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但由偏快转为过热的趋势并未缓解且价格上涨压力加大;国际经济环境总体对我有利,但各种不确定因素和潜在风险增加。

  正确看待国内经济发展取得的新成绩,客观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积累和出现的各种新问题,冷静判断国际经济新环境中对我有利因素和挑战风险,对于增强做好明年工作的信心,同时增强忧患意识,充分估计前进道路上存在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尤其重要。

  新成绩:平稳快速发展,民生更多改善

  “国民经济保持了增长较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于今年以来的经济形势,作出这样的判断。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马凯日前用六个曲线来描述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从经济增长曲线看,在快速增长中年度波动是最小的;从投资曲线看,增幅是逐步回落的;从消费曲线看,增速是不断加快的;从就业曲线看,新增就业人数是持续增加的;从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曲线看,是大幅上升的;从价格曲线看,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没有出现严重通货膨胀。

  “中国经济已经创下改革开放以来最长的上升周期,并且不断延续。”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核算研究中心研究员蔡志洲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指出。从2003年至2006年,我国经济增速依次为10%、10.1%、10.4%和11.1%,年度波动小于1个百分点。“这种稳定的高增长是过去从来没有出现过的。”

  农业与农村面貌出现可喜变化。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今年农业农村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粮食连续4年稳定增产,农民收入增长较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社会事业和扶贫开发取得新进展,农村社会稳定和谐。

  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又好又快”新要求在今年的经济运行中已经开始显现成效。经济结构不断改善,作为检验经济增长质量重要指标的节能减排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单位GDP能耗降幅大于去年,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首次由升转降;国家财政和企业利润大幅攀升;绕月探测圆满成功,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经济快速发展、国家财力增强,一些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正在得到解决。今年我国实现了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全免,西部地区平均每个小学生年减负140元、中部地区小学生年减负180元;国家为4000多万名企业退休职工每月平均增加90元养老金;惠及2.4亿多人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正在展开试点。在教育、医疗、住房、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等六大民生领域,发展的成果正更多惠及百姓。

  这些新成绩,为明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新挑战:通胀压力加大,外部风险增加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一些长期积累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同时还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新情况新问题。一些国际因素的变动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物价涨幅攀升、通胀压力加大是今年表现突出的新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货币理论货币政策研究室主任彭兴韵表示。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涨幅从3月份的3.3%上扬到10月份的6.5%,不但突破了年初预定的控制在3%以内的调控目标,而且创下十年来新高。

  在物价涨幅持续攀升的同时,投资膨胀压力仍然较大,货币信贷投放依然偏快,外贸顺差仍在扩大,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的危险性依然存在。节能减排形势仍然相当严峻。

  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三农”问题依然基础薄弱。今年的粮食产量虽然有望再次突破1万亿斤,但是受资源环境等因素制约,粮食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工作仍需要进一步增强。

  民生领域仍有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就业压力依然很大,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收入分配、住房保障等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仍然较多,产品质量和

食品安全问题比较突出。

  与此同时,国际环境对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影响也在加大。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认为,世界经济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各主要经济体在

汇率、进出口贸易等方面对华政策的变化,将会给国内经济发展带来变数。

  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增强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国际市场油价今年以来大幅上涨,甚至一度逼近100美元大关。这两大不利因素导致西方主要经济体增长速度放慢,增大了我国经济发展外需缩减的风险。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今年以来,从最初的宠物食品到药品、牙膏、儿童玩具、水产品、汽车轮胎等多种产品,一些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出口产品采取限制措施,给中国出口带来很大损害。

  在向中国施加人民币更快升值的压力的同时,一些国家不顾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特点以及已经作出的巨大努力和承诺,顽固要求中国承担更多义务,对中国施加压力。

  “‘三过’的老问题依然在发展,物价持续上涨的新问题出现,百姓期待着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改革。经济连续五年10%高增长下如何进行宏观调控,这是新的挑战。”蔡志洲说。

  新发展:统筹两个大局,应对各方挑战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面分析了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和国际经济环境,明确提出要“更加注重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准确把握世界经济走势,增强做好经济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主动性”。

  尽管做好明年的经济工作面临众多的压力和挑战,但是也存在诸多有利条件。

  近年来,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发展方式逐步转变,发展潜力不断提高,发展活力持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开创了新局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这表明,全党全国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更加深化,贯彻措施更加有效,行动更加自觉。”

  中国社会科学院最近编辑出版的《2008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蓝皮书认为,当前国内环境总体有利于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党的十七大指导我国经济体制进一步朝着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方向深化改革,经济增长的体制条件进一步优化。

  从世界范围来看,对中国经济发展有利的因素依然存在。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认为,虽然影响世界经济走势的不确定因素增多,但世界经济的总体增长仍相对强劲,跨国并购投资更加活跃,多、双边合作不断深化。同时,我国对外协调贸易纠纷和经济摩擦的对话机制也日渐增多并成熟。

  基于对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和国际经济环境的全面分析,把握好坚持创新驱动、坚持城乡统筹、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坚持内外协调、坚持以人为本这五个重大问题成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明年经济工作时首先要强调的内容。

  即将过去一年的新成绩,为中国经济来年的健康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新问题出现、老问题尚待解决,要求我们居安思危、稳中求进;处于变动中的国际经济新环境,要求我们统筹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只有正确认识国内形势,准确判断国际形势,才有可能抓住机遇,趋利避害,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沿着又好又快的道路不断前进。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