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缺陷产品召回条例出台倒计时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08日 12:34 华夏时报
范围空前扩大 厂商未雨绸缪 本报记者 杨仕省 北京报道 中国产品的安全问题,全球关注的热度依然。 年关将近,正在广泛征求意见的《缺陷产品召回管理条例(草案)》(下称召回条例)再次成为亮点。 “最快情况下,召回条例明年可出台。”质检总局法规司司长刘兆彬说,将危害消费者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各类缺陷产品,均纳入召回之列。此前,中国玩具在美国被召回事件,使得欧盟与中国变得更加敏感。 也许正是基于此,上述中国首部关于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的法规加快了脚步。在此之前,质检总局出台的多为行业的召回规定,如今年8月颁布的《儿童玩具召回管理规定》。在监管力度被强化之下,企业能否找到应对之策至关重要。 范围空前扩大 为提高产品安全性能,中国作出的举措日益增多。前不久,在产品召回制度研讨会上,质检总局宣布完成了召回条例的起草工作。“正在考虑把召回条例列入明年的立法计划。”出席会议的国务院法制办工交商事法制司姜天波处长补充说。 按照刘兆彬的说法,所有可能造成严重人身健康伤害的产品,均纳入召回范围。而扩大缺陷产品的召回,实乃质检总局的重要工作。 今年,中国针对安全状况不达标的食品与玩具实施了召回,2005年则实施了汽车召回。去年底,质检总局党组书记李传卿表示,中国将逐步扩大对所有缺陷产品的召回范围。 据记者了解,继汽车召回之后,中国第二个有针对性的召回产品,是儿童玩具及儿童用品。据统计,中国因玩具不安全或使用不当造成的儿童伤害事故,每年高达数万起,受到伤害较大。因而有必要对此类特殊产品,实行特殊规范。 根据国务院立法计划,质检总局法规司会同质量司起草了召回条例。前不久,质检总局为此还召开了立法调研座谈会。“目前,正处于调研修改阶段,不便透露具体出台时间。”质检总局质量司产品处处长汪立昕谨慎地说。 一般来说,汽车属于大宗消费品,可能涉及消费者的人身安全,其产品缺陷往往能够得到足够重视。但数码相机、电脑等一般产品,由于很少涉及人的生命安全,这些“较小的问题产品”,之前往往得不到重视,但召回条例却视为重点。 记者获悉,质检总局为此成立了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具体负责组织、实施缺陷产品召回的日常管理工作。但遗憾的是,至今缺陷产品管理中心主要工作,仍然仅局限于单一的汽车产品,而并非涉及所有缺陷产品的召回。 厂商未雨绸缪 最近发生的“中国玩具召回事件”,至今历历在目。为应对类似事件,召回条例的出台已势在必行。 日前,本田决定,从12月17日起召回2005年12月至2007年4月间生产的07款和2007年10月生产的08款讴歌RL轿车,在中国涉及车辆约115辆。 但是,在中国实施召回,并非都会与本田一样一帆风顺。有例为证:东芝笔记本电脑事件、三菱帕杰罗汽车事件、松下手机事件等,上述产品缺陷引发的事件,严重地损害了中国消费者生命、财产的安全。 当然,产品质量出现问题,召回抑或退货,都是最明智的选择。在法律专家看来,依法处理产品质量纠纷,只能解决一些点上的问题,缺乏对大量缺陷产品的约束力。 “召回能反映厂商对待消费者的态度。”思迈汽车咨询公司总监张豫认为。事实上,囊括所有领域的召回条例,并未引起消费者的足够关注。“网上调查,明显感觉关注者也多是业内人士,少有直接消费者。”义乌市玩具行业协会秘书长童元智说。 尽管不符合强制性质量标准的产品不得投产,但对有缺陷的出厂产品怎么办呢?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由于召回制度的存在,汽车生产商在处理问题产品时往往主动得多,而缺乏召回领域的生产商就会推诿搪塞。 “立法一定要把立场放到消费者上,而不能偏袒厂家。”中国汽车工业研究所首席研究员贾新光认为,中国的消费者是弱势群体。 提升法律层级 如何进一步完善中国的召回制度,绝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谈及召回条例,刘兆彬表示:“我们将尽快推出召回条例,提升缺陷产品召回管理的法律层级。” 据介绍,召回条例的最大不同是,要求厂商对缺陷产品进行主动召回,如果企业没有主动召回缺陷产品而造成严重后果,他们可能面临吊销生产执照甚至法律诉讼的后果。 “当系列产品的关键材料、原材料和关键零部件发生变更时,应事先向许可受理部门报告并提交其检测报告。”质检总局质量处的人士警告说。 目前,我国实行的是主动召回,不是强制召回。以汽车来说,对“制造商故意隐瞒缺陷,试图利用规定的缺陷汽车产品主动召回程序,规避主管部门监督;由于制造商的过错致使召回缺陷产品未达到预期目的,造成损害再度发生”等行为,可责令制造商重新召回,处以最高3万元的罚款。 相对厂商的巨额利润,对强制召回厂商区区3万元的罚金,显然很难真正起到惩戒作用。与此相反,在欧美、日本等国家,被强制召回要缴纳高额罚金。 值得注意的是,有关部门在获取产品缺陷信息之后,应迅速就产品是否存在缺陷,以及缺陷可能对公共安全造成的危害程度作出分析和评估。针对产品缺陷进行调查、分析、判断,质检总局为此成立了专家委员会。 根据规定,出口产品按出口国或目标市场的法规标准检测,要求不明确或没有要求的按中国现行的技术规范强制检测。正是如此,中国必须加快建立预警通报、应急处理和追溯召回三位一体的责任体系。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