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商业前沿沙龙:新经济环境下探索基业长青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07日 19:14 《全球商业经典》

  

商业前沿沙龙:新经济环境下探索基业长青

商业前沿沙龙:新经济环境下探索基业长青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主    办:全球商业杂志社 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

  主讲教授: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访问教授 陈荣鑫先生

  活动时间:11月29日(星期四)下午14:00—17:00

  活动地点:北京西城区金融街17号中国人寿中心2层国寿会议中心

  本期“商业前沿沙龙”特别邀请到香港科技大学访问教授陈荣鑫,用当今美国最前沿的企业战略前沿理论,探讨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企业如何走上基业常青之道。

  (教授演讲部分)

  中国企业面临的新经济环境,我想包括三个方面,一个是中国的环境、

能源是否可持续发展所产生的企业战略思考的压力,二是对传统的企业有重要影响的Web2.0,如何利用网络产生新的商业模式,三是全球化的机会与挑战,中国企业正在逐步走向世界,将与世界级企业展开更多的竞争。

  今天我们来探讨在这个新经济环境之下如何基业长青,首先我们要问什么是基业长青?我的观点是不可能存在一个真正的基业长青的问题,一个伟大的企业肯定也会有死掉的业务,但是真正优秀的企业不会死掉。

  麦肯锡曾筛选了75家市值最高的公司,分为1984年到1993年、1993年到2003年两个周期,认真研究后总结了两大启示,第一个启示是不进则退,即今天大企业,但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过一段时间总会出现比你大的企业。第二个启示是,那些在股市上表现非常牛的股市表现企业,十年、二十年以后他们的后劲就是不足,即真正做企业与股市实际上没有太大关系,股市表现再好无法为基业常青加分。

  我们从这研究里了解到一个很明确的道理,那就是成长的重要性。如何成长呢?是不是你现在业务做得不错,就是获得了长青基因呢?必须把你的业务分成三类来看,第一类你目前的核心业务;第二类就是所谓的正在形成和发展中的业务;第三类业务就是你的种子,新概念。

  作为一个企业应该建立这样的一个梯度,首先必须做好第一类业务,没有主业,研发与创新无从谈起。如何捍卫和扩展目前的现有业务?必须认清你对原有客户和潜力是不是已经挖掘到了最大限度?那么怎么样来挖掘呢?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细分。细分本身不是目的,而要把细分市场做大。这是另外的一种挖掘,就是把你顾客的完整需求全部覆盖,这对企业内部的挑战很大。

  怎样寻找成长的机会?这就逐渐拓展到第二类业务当中去了。以往的传统的做法就是企业自己研发,其实并不如此。寻找适合的外部资源,借助于自身巨大的平台,是很重要的。看看GE的管理模式,它在很多大市场里做业务,然后在这个大市场中进行切割,寻找高成长的亮点,在原有的基础上添加一些附加值,或做一些小规模并购、或研发和开发一些产品,但是有一点它必须要能够利用原有的GE的资源。即利用外部的机会,借助内部的力量,或者是直接向外借力的方式,现在创新力量越来越分散,不仅中小公司加入到创新当中,甚至是个人、大学和实验室。当企业有了明确的全方位考虑过的开发式创新计划,主动向外面寻求解决方案,这样反过来也强化和利用了内部的资源。

  向外借力你要知道第一到哪里去找?公司内部可有专人负责在外部各个市场上寻找他们要的东西;你的供应商也是一个很好的途径;三是通过网络,比如专门做新技术转让和发明交易的网站。第二个是找什么?列出几个关键问题,即是寻找目标,但这里还涉及到风险控制问题,寻找一个新东西的时候,要看这个东西基本上在市场上是不是都有一点苗头和影子了?如果有了,是非常值得投的。寻找到之后,还需要评估以及非常规范的管理。

  如何在现有体系上开发新业务并进行管理?以数据和事实讲道理的文化会伤害管理新业务的过程。举个例子,如果把一家企业看成一架飞机,要有一个跑道加速,但是当你的企业飞机在找到跑道之前能加速吗?不能。做新业务也是这个道理,当你看到新业务之前,你不能用传统的数据来衡量,因为这是新的和正在形成的市场,要不是没有数据,要不数据就是假的,所以是在骗自己。但这样的困难在企业中比比皆是,因此新业务的管理机制是一个大问题。

  另外,人才问题也是其中的困难。能干的人代表企业方向,而能干的人能不能离开现在所在的业务、去开发新的业务?这就是人才的挑战。有没有解决方案?如果有熟悉原有业务的第一批创业人员做支持,加上内部人脉关系良好的人员协调整合内部资源,与新业务开发人员一起,便能弱化人才问题的瓶颈。

  新业务的开发,往往容易犯两个错误:一个是不知道怎么控制,第二就是把新业务放在那里直接破产,因此如何控制新业务的过程很关键,建议把它切成几段,这是一个哲学的思考,外界对新概念的评判一定要量化,虽然有这些那些非常不确定的因素,但必须制定量化的标准,明确下一步共同目标,进行下一步尝试。

  (提问部分)

  提问者:很多企业、包括政府一直在提建立创新机制,但是到目前为止,包括我在内,很多人对创新机制的的理解依然不深。请问构成一个好的创新机制需要哪些因素?

  陈荣鑫:我们从纯粹的管理中讲,谈到创新机制,文化与氛围这两个方面是很重要的,因为你的制度不可能面面俱到,这个时候要靠文化,所以这是我的一个理解。假如你能把这两个东西做的非常好、非常健康的话,那么企业就会非常的有活力。

  提问者:所谓的基业长青肯定看得比较长远,但我发现即使是全球最大的一些公司,他们的经营行为好像都是短视的,我们企业在这个短视的氛围里也遇到很大的压力,来自于上游厂家的短期目标压力,我觉得困惑。

  陈荣鑫:大上市公司尤其美国公司,都要考虑短期,不是说它们一天到晚做短期,但是必须要考虑如何做短期业务,这很现实,如果你不用每个季度去报业绩,对你的压力会小很多。当企业真的在股市上连续十几年、二十几年做的很好的话,就是一个企业在长期和短期的平衡中做的很好,这也是非常难得的。你要看这个大公司的长线发展,你的困惑解决办法关键是你有没有这个能力跟着它走

  提问者:企业的成长根本性的规律是在哪儿?就是长青在哪儿?是企业的文化?还是应对新经济的环境的能力?

  陈荣鑫:对企业来说没有什么公式,这是一个动态的问题。我今天讲的管理过程无非是讲作为企业他们在摸索管理的过程,这个管理过程是不给答案的,但是它是帮助你减少在摸索中的困难。基业长青的公司实际上就是它培育了一个机制和沃土,培养人才是消极的,而培养土壤是积极的。所以是没有公式的。要是有公式的话,很多人用这个公式,就破这个公式了。

  提问者:当一个企业有自己的新技术的时候,靠哪些标准来评估它的新技术有商业价值或者运营价值?并不是所有的技术都会去给它的客户去评估它的好坏,因为那个时候的成本太大了,何时该放弃?

  陈荣鑫:最终还得客户评估,因为客户是要付钱的。什么时候放弃,实际上这个问题没有标准,有很多企业根据时间来决定,当你想解决同样的问题,竞争对手已经走到你的前面了,同时你又拥有足够的资金把这个局面扭转过来,你再坚持,但有些企业是感觉看不到尽头,自己的资金也很紧张,这就要放弃,每个企业提的标准是不一样。

  陈荣鑫: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访问教授,美国旧金山大学教授,《Aisa Business Studies》联合主编,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达拉斯校区博士。

  陈教授曾在多所大学任教,有长江商学院、上海交通大学、韩国科学技术学院以及西安交通大学等。他也曾受邀为东芝、日本NNT电信公司、英国的Northern Island Business Association以及我国广东的一些知名企业提供高级管理人员培训课程。

  他在商业咨询领域非常活跃,其客户包括:日本松下电器、美国卡特彼勒(Caterpillar)公司、百时美施贵宝、富士、NIKO Capital、斯坦福研究所等世界500强及高科技企业。

  其教授领域:商业战略•创新管理•IT产业的成长与发展•竞争策略

  人类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新经济挑战。面对着

信息化的加速、全球化的竞争,企业如何适应这些外部环境的变化?如何构建企业的核心
竞争力
?如何让企业获得基业常青?如何从优秀走向卓越甚至伟大?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