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流动性继续宽裕 货币政策继续从紧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06日 10:07 21世纪经济报道

  北京报道 本报记者 王镇江

  12月5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闭幕,明年宏观调控政策已经明晰:将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

  市场最先作出货币政策将转向“从紧”信号来自于,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在首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的发言,马凯指出将在继续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的同时,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

  对于货币政策的转向,国家信息中心刚刚出炉的《2008年宏观经济趋势预测及宏观调控对策》报告称,尽管2007年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增长较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宏观调控成效继续显现”,但仍存在“货币政策实际操作偏松”问题,未能通过有效调节资金的使用成本来抑制投资过热,客观上助长了经济趋热和资产价格过快上涨。“实际有效汇率升值过慢,对出口的抑制作用不明显,这是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不断加剧的原因之一。”

  “在2007年中期以前过于倚重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操作等数量型手段,利率、

汇率等价格型手段力度不足,”报告称,“从出台时机和力度来看,提高利率的时机有些偏晚,并且调整力度偏小。”

  但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晓蕾认为,今年央行9次提高准备金率,5次提高利率,同时通过特别国债、央票进行公开市场操作,紧缩力度前所未有。仅以提高准备金为例,考虑货币乘数粗略估计,冻结的资金达6万亿元,紧缩政策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左晓蕾还表示,通货膨胀和流动性局面没有根本改观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受国际环境的影响,流动性过剩和通货膨胀是世界各主要经济体普遍面临的问题,并不是中国所独有;二是由于企业有较大的利润空间,对货币政策不够敏感;三是中国经济本身结构性问题,如农业和服务业发展相对较慢,社保、医保、环保等支出不够等。

  考虑到2007年中国贸易增速不减,货币单向流入加速,而且国内资产市场高涨,套利空间巨大,国际资本各种途径巨量流入,都对央行货币和信贷调控提出巨大挑战。中国银行全球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谭雅玲说,外部环境也过于复杂,央行货币政策效果很难如期达到。

  央行一位官员还解释说,货币政策收效比较慢,另外央行着眼于总量调控,不局限于某一方面,因此都是相机进行各种“微调”。

  上述官员还称,“实际上,国庆节之后央行已经在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了”。他表示,央行的目标是治理通货膨胀和保证经济稳定增长,从国际通行的调控指标——核心CPI而言,中国目前在2%左右,通货膨胀并不算高。从GDP增速看,高达11.5%,且经济发展比较平稳,没有大起大落。

  至于农产品价格上涨太快,他表示,这是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和国际食品价格普遍上涨所致,有其合理性,而且这对提高农民收入,加大国民收入分配的调整力度,拉动内需,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发展是有益的。这种成本推动和需求拉动的价格上涨,央行货币政策也未必会凑效。

  左晓蕾还表示,在执行从紧货币政策时,应与财政政策等相配合。

  “要结合出口企业结构的调整,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变以及国家财税改革”,左晓蕾说,“企业要尽快适应

宏观调控的变化,而不是一味担忧和抱怨”。

  多数经济学家还认为,明年中国外部经济环境可能发生转变。2008年美国经济减速已成定局,全球经济增速可能下滑,中国贸易顺差不太可能保持高位水平。另外,

资本市场跌宕起伏,风险加大,外部资本流入可能会大幅回落。央行货币对冲压力将会减轻,考虑前期信贷和货币紧缩效果显现。因此央行行长周小川日前撰文指出,要防止误读历史,避免矫枉过正而导致的超调,“在果断处理危机的同时又不过度反应,是寻求微妙平衡的艺术”。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