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11月CPI可能超6.5% 年底前或再次加息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06日 02:0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受近期食品和石油价格持续上涨影响,多家机构日前指出,11月份我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可能超过6.5%,再度创下近十年来的新高。他们普遍预计,央行在年底前可能再次加息。

  ⊙本报记者 但有为 袁媛

  物价上涨压力持续增加

  高盛5日发布的最新报告认为,预计11月份CPI的同比增幅将进一步上升至6.7%。同时,在石油、钢铁和煤炭价格上涨的推动下,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的同比增幅预计将上升至3.5%。

  雷曼兄弟亚洲经济学家孙明春在接受《上海证券报》的采访时也表示,11月的CPI预测为6.8%,因为从食品角度讲,压力还是很大。“猪肉蔬菜虽然没大涨,但都在涨,汽油、

柴油的价格也在涨,上个月的环比增幅为0.3%,11月肯定难以控制在这个幅度。”孙明春指出。

  11月1日,发改委宣布上调

成品油零售基准价。来自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和商务部近日发布的监测数据也显示,近几周来猪肉、蔬菜、水果、食用油价格在上涨。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目前价格上涨的压力正在加大。

  孙明春同时预计,12月CPI会有明显下调,大概在6%左右,11月基本处于整个CPI上涨周期的顶点。

  与外资行的悲观态度相比,内地机构的看法丝毫也不乐观。兴业银行资金营运部分析师鲁政委分析指出,11月份CPI同比增幅6.2%-6.9%,区间中值6.55%。本月CPI再平年内高点的可能性很大,甚至不排除再创新高的可能。PPI也将继续上涨,11月预计为3.4%-3.6%。

  申银万国高级宏观经济分析师李慧勇则认为,在成本压力难以退去的情况下,通货膨胀也许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存在。由于新涨价力量的增强,即使考虑到去年同期基数抬高的影响,11月份的通货膨胀率也有可能维持在6.5%的水平。

  货币政策将进一步从紧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明年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将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重要作用,严格控制货币信贷总量和投放节奏。

  对于下一步货币政策的具体动向,孙明春指出,现在央行有加息的压力,但美联储在11日的会议上宣布减息的可能性很大,目前中美之间对比的6个月的利率是正的,但一年期利率已经没有什么利差了,央行处于两难境地,预计今年年底前还有一次加息,也是年内最后一次加息。高盛也认为,中国央行将继续严控银行贷款发放并在年底前加息一次。同时,预计央行还将允许人民币加快升值步伐。“我们3、6和12个月美元兑

人民币汇率预测分别为1美元兑人民币7.28元、7.11元和6.78元。”

  人民币可能加速升值的观点显然得到了鲁政委和李慧勇的认同。鲁政委认为,至少在物价形势在由“结构性通胀”正式演变为“明显通胀”之前,未来加息空间将相当有限;而利用汇率手段平抑进口价格的可能性在上升。毕竟,如果一些重要产品国内一时供给不上,短期内要想明显增加供给就只能依靠进口。而要保证这些物品进口价格稳定,除了财政补贴,可能的办法似乎只能是适度加快升值。特别是当未来PPI上行成为困扰宏观调控的主要问题后就更是如此。

  李慧勇则表示,在经济增长偏快、通货膨胀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实施进一步的紧缩政策显得非常必要。下一步升息和升汇都会在宏观调控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在汇率继续加快升值的情况下,仍不能排除年内加息的可能。

    相关报道:

    高盛:11月CPI将再创新高

    11月CPI或续写新高 加息预期再起

    申银万国:仍不能排除年内加息可能

    央行可能随时加息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