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发改委官员:国资可借股市战略转向公共服务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1日 02:10 第一财经日报

  国家发改委一位官员昨日表示,中国在经济领域中的下一步改革任务仍然是加大国有企业,尤其是垄断企业的改革力度,最重要的是实现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通过资本市场,将国有资本从生产领域转移到公共服务领域。

  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司长孔泾源在北大举行讲座时表示,在理想条件下,国有经济应该从事提供一般市场主体缺乏效率的公共服务,但是由于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庞大的国有经济,造成了中国目前国有经济的两难选择:

  一方面庞大的国有经济要求保值增值;另外一方面,市场经济不需要这么庞大的国有经济占领市场,而且公共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社会事业长期发展滞后。

  孔泾源表示,大量的国有资本集中在竞争性领域,挤占市场和资源,“窒息”市场微观主体的空间,另外一方面,包括生老病死、义务教育等在内的基本公共服务得不到满足。“如果不进行国民经济的战略性调整,我们就走不出去,发展不起来。”

  “通过

资本市场将国有资本转移出去,一举数得。”孔泾源说,“一方面创新市场主体,一方面将市场份额让出来,让民营经济发展起来,另外一方面,国有资本转移到公共服务领域中。”

  对于服务业的准入问题,他表示,从现在开始,政府要在如何发展高端服务业、开放科教文卫方面大做文章。

  对于垄断企业的改革,孔泾源表示,目前的垄断企业都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某个自然环节垄断发展为行业垄断和行政垄断。对于不同的垄断要采取分类治理的办法:对于自然垄断要严格监管,包括价格、配置和准入政策;对于行政垄断要坚决打击;对于市场垄断要依靠《反垄断法》进行监管。

  除了经济领域的任务,下一阶段改革的主要任务还包括政府和市场领域。

  孔泾源表示,政府的微观管理体系和宏观管理体系,都需要发生深刻的变化,首先是怎么为微观主体创造更加广阔的空间,其次是改善

宏观调控的方式,更多地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而不是简单地用行政手段。

  对于市场的改革,孔泾源表示,下一步主要是改革各种要素的价格形成机制,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供求关系和环境成本。

  对于财税体制改革,孔泾源表示,1994年分税制改革在各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在体制方面依然有深层次的障碍,省以下的分税制依然没有建立起来,将来的发展一定要把政府扁平化,才有可能实行分税制。

  孔泾源是十七大报告的起草人之一,曾参与国家及有关部委多项重点课题研究和重大政策研究。

  熊剑锋

    相关报道:

    岳建国:新国资运动加速蚕食市场经济成果

    国资委:央企业绩核定须剔除人为调节利润

    国资委试行对央企财务一竿子管到底

    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010-58685866(北京),021-52132511(上海),020-83731031(广州)
    各地邮局订阅电话:11185 邮发代号:3-21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