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王金南:不能因技术不完善搁置绿色GDP核算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0日 11:10 21世纪经济报道

  北京报道 本报记者 王世玲

  “不能因为国际上没有核算标准,我们就不搞绿色GDP核算,研究本身就是一种探索。”11月18日,在由中华环保联合会与中国社科院中国循环经济与环境评估预测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中国节能减排论坛2007”上,“绿色GDP”项目技术组组长、国家环保总局环境规划院总工王金南表示。

  自从2006年9月,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发布了第一份绿色GDP核算报告(即2004年绿色GDP核算报告)后,2005年绿色GDP报告迟迟未能发布,引发了外界对绿色GDP项目搁浅的担忧和关于绿色GDP核算技术条件是否成熟的讨论。

  讨论的焦点集中在在尚无国际经验的前提下,超前核算绿色GDP是否符合国情?核算所依赖的统计数据是否完善?核算方法和技术是否科学等方面。

  而2004年的全国及10个试点地区绿色GDP核算中应用的一套核算技术方法和指标,正是王金南带领的研究团队探索出来的。

  当日论坛上,王金南首次从理论基础、核算方法和实际应用等三个方面、14个问题角度,全面系统地回应了之前各方对绿色GDP核算的观点和质疑。

  “目前的核算是局部的”

  自从绿色GDP核算成为公共话题后,其概念、核算方法和技术指标,是引发讨论最多的部分。对此,王金南进行了全面解释。

  首先,一些学者对绿色GDP核算的提法提出了质疑,认为这种提法或概念本身就缺乏科学性。

  “绿色GDP是一种大众性提法,与传统GDP的概念相对应,比较易于公众接受。”王金南表示,绿色GDP核算不完全等同于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对于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两个部门开展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试点来说,从科学的意义上讲,最后核算出来的是一个“经环境污染调整后的GDP”,是一个局部的、有诸多限制条件的绿色GDP。

  事实上,在2006年9月,首份中国绿色GDP报告发布会上,王金南一再强调了这个观点,即目前核算出的绿色GDP,只计算了环境污染损失,而完整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至少应该包括5大项自然资源耗减成本(耕地资源、矿物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渔业资源)和两项环境退化成本(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从国际研究看,绿色GDP核算一般也是从局部或者着眼于特定环境主题开始的。”王金南称,中国绿色GDP核算研究的历史不长,其实施也将是一个逐步探索的过程。

  此外,有关绿色GDP争议最大的地方,在于其核算技术与方法的科学性考量。

  按照绿色GDP技术组设计的核算体系,如果从环境污染主题类来说,包含两个层次。一是实物量核算,即各类污染物排放量、生态破坏量等实物核算。二是价值量核算,通俗来讲,就是估算污染物治理成本、环境退化成本和生态破坏的货币价值,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经济损失计算。

  对此,有观点认为,由于价值量核算涉及资源环境的非市场价格问题,主观性较强,准确度难以把握,价值量核算不具有意义。

  “只有进行价值量核算,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绿色GDP核算。”王金南进一步解释,只有把货币、成本型核算的结果,与国民经济核算的内容合并起来,对传统的宏观经济总量进行调整,才能真正体现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环境代价。

  相比核算方法的专业性争论,更多人把目光聚焦在“核算的数据支持是否有力”。

  因为,绿色GDP核算作为一项新的核算制度,涉及到统计学、经济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领域。要反映资源环境的真实代价,还需要大量的多部门基础统计调查数据支持。然而我国在有关领域的基础统计数据还比较薄弱。

  对此,王金南表示,“不仅仅是绿色GDP核算的数据支持不够,传统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对于基础数据的要求也不能完全满足。”因此,他呼吁,统计部门应会同有关专业部门抓紧建立全资源环境统计指标体系和相应的统计调查制度。

  “不能因为技术方法和统计制度的不成熟就停滞不前。”王金南强调。

  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核算体系

  相对于技术方法之争,更有人提出在目前条件下,开展绿色GDP核算不具有现实性。对此,王金南也进行了回应。

  首先,有观点认为,当前中国还主要着眼于经济发展,在传统国民经济核算还没有完全搞清楚的情况下,超前搞绿色GDP核算,不符合中国实际。同时,资源和环境没有严格的市场价格。因此,核算结果必然不准确,很难取得一致意见。

  对此,王金南表示,日益紧迫的资源环境危机,已使得绿色GDP核算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不能因为传统国民经济核算没有完全搞清楚,就不能开展绿色GDP核算。”

  更重要的是,纵观我国传统国民经济核算,也是开始的时候不成熟,在不断研究、推广中逐步完善起来的。

  其次,中国绿色GDP核算与国际接轨问题,是此有关争议中的另一个比较鲜明的观点,即国际上尚未有一个国家官方发布了绿色GDP核算报告。

  对此,王金南表示,目前联合国、世界银行、欧盟正在联合修订全球通用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由于条件不成熟,并没有把绿色GDP纳入修订内容。但国际组织在这方面的探索和研究一直没有停止过。其中,联合国统计署主持下已形成了环境经济核算的基本理论框架。

  “我们目前的核算与联合国推荐的核算体系框架基本上是接轨的。”王金南称。

  同时,王金南表示,即便是国际社会尚未统一核算标准,也并不表示我国不能进行这方面先行探索。因为,环境问题具有地域特征和不同的管理目标,各国进行环境核算的基础也存在很大差异。

  “我们更需要探索适合中国现实情况核算体系。”王金南表示,借鉴国际经验的同时,探索自己的目标模式更有利于绿色GDP在我国的推广和利用。

  当然,王金南表示,以上观点不代表绿色GDP核算要采用快速成长法。目前研究的核算体系离纳入统计和考核体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至少近期之内,还不可能纳入党政领导、政府绩效的考核体系中。

  需要地方政府支持

  进行了3年绿色GDP核算研究和探索后,王金南的感慨是——整个过程“风风雨雨,比较曲折”。

  在2006年9月公布第一次核算报告后,研究进入了“低调”阶段。原本当时承诺在2006年底或2007年初将发布2005年度绿色GDP研究成果,也未能实现。

  同时,国家统计局、国家林业局、水利部等多部门启动的森林价值量核算,也于今年3月完成。但至今为止,均未公布。

  今年7月12日,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曾正式表态:“因为国际上现在还没有这个意义上的GDP核算标准,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采取这样的核算方式,所以还不能够公布这些数据”。

  而业内人士分析,除了技术、标准争议外,最大的问题在于地方政府“不是特别积极支持”。

  “在当前国情下,绿色GDP要在10个试点地区甚至更大范围内进行核算,光靠研究部门是不行的,需要国家和各级政府支持,才能顺利进行。”王金南称,

  但实际上,研究者们发现,地方政府并没有对此表现出积极性,地方统计数据往往很难得到。

  “目前还没有触及到地方利益。”王金南分析认为,目前研究阶段的绿色GDP核算,并未像传统GDP核算那样直接影响地方。同时,地方“也担心横向比较的结果”。

  尽管如此,王金南还是表示,“绿色GDP核算已经不是一个要不要做的问题,而是一个如何科学地去做的问题。”

  他的信心来自于,国务院2005年颁布的《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研究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