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2004年调控效应翻版 贷款投放中退外进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7日 13:27 经济观察报

  杜艳

  这是呈现在2007年岁末中国信贷市场的一个怪现象。随着10月份金融运行数据出炉,央行和银监会发现,在三令五申的“窗口指导”和高频度的货币调控之后,中资行集体在信贷上“减油门、踩刹车”的同时,外资行的信贷却在年末急速攀涨。

  上周,银监会监管三个部门召开专门会议,示警外资行信贷风险,并从本周开始着手对外资行展开相关贷款专项检查。

  10月14日,在外资行云集的上海,央行上海总部发布的10月份货币信贷运行情况显示,10月份上海市中资金融机构贷款明显递减,新增人民币贷款当月为79.2亿元,较上个月少增105.3亿元;但同期,外资行的新增贷款却一路高歌,上海市外资银行当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44.4亿元,是上月增量的近2倍,其增速和月度增量同创历史新高。

  对此,某中资银行人士戏称:“外资行用一个月时间,就几乎收复了中资行的全部失地。”的确,在信贷市场上,这无异于一场战争。而同样的战争,在2004年宏观调控空气最紧张的时候也曾上演。

  当时,面临投资高涨、经济过热风险和信贷扩张压力,在铁本事件“杀一儆百”的威力下,中资行“多贷多错、不贷不错”的情绪盛行,为落实宏观调控政策,中资行信贷全线收缩,当时外资行全线突围。

  商业银行人士称,本次外资行能够“打开闸门”放贷,并非可以完全脱离宏观调控的约束,但是他们却找到了“可以钻的空子”。

  这个“空子”就是存贷比。2006年11月,新的《外资银行管理条例》颁布后,对外资银行设立独立法人机构等进行了重新规定,当时由于外资银行提出,如果要求新成立的外资银行法人机构与中资行一视同仁,立即执行存贷比75%的要求,几乎没有一家能够达到要求,鉴于此种考虑,监管部门对外资银行的存贷比设立了“宽限期”。

  在随后公布的 《外资银行实施细则》中明确规定,外资银行 “应当于2011年12月31日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三十九条第(二)项‘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75%’”。

  也就是说,外资行只要在5年宽限期结束的最后一天,存贷比符合75%的硬要求即可,而不需要在期间的任何一个时点上都达到标准。就是这条规定,在一定意义上成了外资行可以大胆放贷的“保护伞“。

  某外资银行人士透露,上海的一些外资银行目前的存贷比普遍高企,有的甚至超过200%。

  但即使如此,外资行依然可以不顾存款的多寡,事实上,在中资行存款下降的同时,外资行在10月份也首现跌势。10月份,上海市外资银行人民币储蓄存款减少4.6亿元。但是,依赖向中资银行同业拆借,外资银行同样可以“化险为夷”。

  《2007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显示:前三季度,国有商业银行仍是市场资金净融出主体,而外资银行等则是资金的净融入主体。前三季度,外资银行回购27176亿元,同业拆借5534亿元。央行认为,外资金融机构由于贷款快速扩张等因素,在回购和拆借两个市场上的资金需求都很旺盛,净融入资金均是上年同期的3.4倍。

  外资快速的信贷扩张行为,引起了央行和

银监会的高度关注。在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对此现象已有所指正的同时,央行上海总部再次提出,要予以高度关注,进一步强调各中外资银行要加大贯彻落实宏观调控政策的力度,积极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控制贷款投放,确保贷款增长和自身的风险控制能力相适应,与实体经济正常需求相匹配。

  相关监管人士指出,尽管外资行的信贷增长过快,但是由于外资行资金实力等远远不能与中资银行相比,所以外资行的信贷增长不会对整个宏观调控环境有根本性的影响。

  但也有研究人士指出,自2003年宏观调控以来,中资银行承担了更多的宏观调控的成本,而外资行则由于各种原因,受到的影响较小,而周期性的“中退外进”,势必对调控的效果有所影响。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