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月加息几成定局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4日 03:58 大洋网-广州日报
通胀压力继续增大,昨天,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0月份CPI(消费品价格指数)数据显示,在经历9月份的短暂回落后,CPI数据再度回升,并追平了8月份创造的6.5%这一近11年来新高。而今年前10个月的CPI涨幅已高达4.4%,逼近央行本月初发布的4.5%目标。 尽管央行刚刚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但机构以及经济学家们纷纷预测央行今年还要加息,甚至有分析师预测本周末就会加息。 文/记者周思详 投行: 纷纷调高年底CPI增速 摩根大通昨天发布报告称,由于总体通货膨胀水平上升,加上成品油价格从11月份起上调和燃油税预期引入等因素,2007年年底前的通货膨胀率不会低于5%,全年CPI升幅将超过4.5%。 摩根大通称,由于控制通货膨胀是央行给经济降温的首要任务,因而在上周六今年第九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之后,下一步可能是加息。 此前,央行发布报告认为,今年全年CPI增速将在4.5%。国家信息中心宏观经济季度分析课题组发布报告认为,全年CPI涨幅为4.6%,同比提高3.1个百分点。 但中信证券分析师陈济军昨天再度调高全年CPI涨幅至4.7%。他指出,CPI涨幅回升至6.5%,主要是由食品价格向上波动造成,10月出现了肉禽蛋价格的反弹。目前食品价格有轮番上涨的趋势,油价在涨,肉在涨,其他食品也在上涨,这种市场因素可能还会影响一段时间。而供给方面的状况在好转,生产成本的上升及市场因素可能会使CPI高企的延续时间相对更长。预计11月及12月的CPI会比10月回落一些,整个四季度物价会保持高位,全年物价平均水平会逐月上升,央行预计全年4.5%的涨幅估计挡不住,可能会达到4.7%。 分析师: 不排除周末即加息 10月份高企的CPI数据再度加大了市场对央行加紧宏观调控的预期。广州证券分析师杨杰昨天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CPI数据平了近年最高纪录,尽管今年已经三度加息,但目前储蓄实际上依然为负利率,因此央行加息将成定局。 不过在加息时机选择上,杨杰表示,考虑到美联储减息压制中国加息的空间,以及央行上周六刚宣布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至13.5%的历史新高,央行可能选择在本月底下月初加息,但是不排除本周末即加息。 海通证券研究所高级宏观分析师李明亮昨天也预计本周末加息的可能性很大。他称,加息的调控措施还会使用,而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的空间已经不大了。摩根大通首席中国经济分析师龚方雄认为,近期内央行就会加息。 招商证券也认为,本月加息几成定局。由于10月份通胀可能反弹,通胀预期仍会强化,本月加息概率并未减少。对于9月份央行没有加息,招商证券称是央行需要对CPI走势做进一步观察,根据目前的数据,以及央行在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进一步强调了通胀预期的影响。他们同时认为美联储降息对当前中国国内货币政策影响甚微。 申银万国高级宏观经济分析师李慧勇昨天也表示:“毫无疑问,央行需要再度加息,以此来控制贷款需求和稳定银行资金。”同时他预计今年底利率至少要提高0.27个百分点。李慧勇认为,早加息比晚加好。由于要素价格改革的推进等原因,明年上半年通胀水平依然会在高位运行,预计明年上半年CPI有望达到5%以上。尽早加息可以引导预期,表明央行控制通胀的决心。 10月CPI 为何重返6.5% 据新华社电 国家统计局13日公布的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月上涨6.5%,比9月份上涨0.3个百分点。 季节因素带动 专家分析认为,10月份CPI反弹的主要原因是受季节影响鲜菜价格上涨较快以及入秋以来猪肉消费量增价涨。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显示,10月份猪肉和鲜菜价格分别同比上涨了54.9%和29.9%。此外,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油脂以及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也分别上涨了34.0%和38.3%。与上月相比,食品价格涨幅提高了0.5个百分点,其中鲜菜价格涨幅提高了17.9个百分点。而油脂价格、鲜蛋价格、水产品价格和调味品价格涨幅则比上月有所下降。 专家详解 核心CPI仍处安全范围内 有关专家认为,中国这一轮物价上涨有国内外多种因素。一是国际油价大幅上涨,带动消费价格上涨。二是国际粮食价格普遍上涨,带动食品价格上涨。三是中国存在价格的结构性上涨。目前主要是猪肉、油料等价格上涨带动其他食品价格上涨。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说,虽然CPI是反映通胀的重要指标之一,但是目前主要是食品类价格上涨,属于结构性上涨。在国家统计局统计的8大类商品中,最近几个月是5类上涨,3类下降,并没有出现全面上涨的情况。“通货膨胀的主要标志之一就是物价全面上涨。从核心CPI这个角度来分析,我们仍然处于安全的范围内,因此不能讲我们已经进入全面通胀。”他说。 姚景源表示,经济运行有一定的周期,要让CPI在短时期内大幅度回落也是不现实的。随着国家各项保持物价基本稳定措施逐步产生效应以及去年最后两个月CPI基数较高,虽然今年最后两个月CPI涨幅仍将在高位运行,但同比涨幅不会很高。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