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生产资料价格:高位运行趋势难改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2日 23:06 中国财经报

  □ 本报特聘专家 陈克新

  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产能过剩与成本增加,将继续成为影响我国生产资料价格的两大重要因素。进入2008年以后,我国的生产资料消费水平将会继续升温,产品价格持续不断地震荡,将演变成为一种市场常态。相关产品出口量的减少,将会引发国际市场上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扬。

  2007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热度不减,推动生产资料消费继续旺盛增长,尤其是出口量过多,暂时掩盖了一些行业产能过剩的矛盾,并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了国内供应。受其影响,全年价格水平出现较大幅度上涨。进入2008年以后,生产资料市场走势会怎样?

  ▲从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趋势来看,今后固定资产投资和外贸出口力度会有所减弱,但国内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力将明显增强

  进入本世纪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固定资产投资、外贸出口、工业生产增长势头强劲。根据统计数据测算,从2001年到2006年的6年时期内,我国10种重要生产资料消费(含出口,下同)平均增幅在10%以上。2007年,全国10种重要生产资料消费量比上年增长120%左右。

  2008年,随着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对我国生产资料依赖性的日益增强,我国钢材、有色金属、化工产品等生产资料消费旺盛增长局面不会有太大改变。

  从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趋势来看,今后固定资产投资和外贸出口力度会有所减弱,但国内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力将明显增强。如果不出现大的意外情况,8%-10%左右的GDP增长幅度,至少还会维持几年,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生产也将随之不断增长。由于在短时期内,在国际市场上难以找到能够替代我国生产资料的来源,受其影响,我国生产资料市场的需求将继续呈现旺盛的增长局面。预计在今后5年内,我国生产资料的全口径需求年均增幅不会低于10%。

  ▲2008年我国的生产资料的消费增幅,将继续在10%以上,我国生产资料的消费水平并不会迅速回落,而将会出现一个长达数年,甚至是10年左右的“高消费平台”

  在我国主要生产资料的需求量达到某个相对较高的水平后,比如粗钢的消费量达到6亿吨后,需求是否还会继续增长?这个问题从目前的情况来分析还难下定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达到消费峰值后,我国生产资料的消费水平并不会迅速回落,而将会出现一个长达数年,甚至是10年左右的“高消费平台”。

  预计2008年,我国生产资料的消费增幅,将继续维持在10%以上。其中钢材的需求量将达到或超过6亿吨,折算成粗钢,将不会低于5.5亿吨(含出口,下同);煤炭的需求量将达到24亿吨,水泥的需求量不少于14亿吨,橡胶的需求量达到600万吨,铜和铝的需求量接近或达到2000万吨,生产资料需求快速增长的局面不会改变。

  为了避免经济发展过快,我国决策部门密集出台了抑制性的调控措施,如连续加息、调整出口关税、严格控制固定资产投资等。在多管齐下的政策调控下,2008年,我国生产资料消费过旺的局面可能会有所改变,尤其是强劲的出口势头,有可能会出现较明显的回落,并且有可能转为负增长。但即便真的出现这种情况,也不会从根本上撼动生产资料消费需求旺盛的基础,而只能保证让过高的增长水平适度有所回调。

  2006年,我国钢材和钢坯出口量达到5205万吨,首次成为世界头号钢材出口大国。预计2007年我国钢材和钢坯出口量达到或接近7000万吨,比上年增长3成以上,连续第二年成为全球钢材出口最多的国家。随着我国生产资料产品出口量的增长,还会有更多产品陆续成为全球出口量第一,如轮胎、焦炭、有色金属、水泥等。

  我国钢材等生产资料的大量出口,是建立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产业转移基础之上的,也是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必然产物。虽然国家连续多次调整上述产品的出口关税,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其出口成本,但可以预测,即使2008年我国钢材、钢坯、有色金属、建筑材料、橡胶制品等产品的出口水平保持持续回落,普遍比上年下降30%,我国仍将是全球最大的重要生产资料出口大国,这种局面将成为一个长期的发展趋势,不可能在一、两年内结束。

  ▲随着新建产能的不断投产,今后若干年内,我国钢铁、煤炭、有色金属、建材、化工等生产资料的产能还会进一步增加。产能过剩将逐步显现

  持续提高的价格行情,不断增多的超额利润,极大地刺激了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建材等行业的投资热情。近些年来,我国“两高一资”产品产能的急剧膨胀,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按照今年前8个月的生产水平推算,今年全国纳入了统计的粗钢产能将不会低于4.8亿吨,钢材产能不会低于5.4亿吨,煤炭产量22亿吨、水泥产量12亿吨,轮胎产量5亿条。如果加上未纳入统计的许多小企业的产量,全国上述产品的实际产能还会更多。

  随着新建产能的不断投产,今后若干年内,我国钢铁、煤炭、有色金属、建材、化工等生产资料的产能还会进一步增加。如果2008年粗钢产量和钢材产量都只增长15%,全年的粗钢和钢材产量将分别突破5亿吨和6亿吨关口。在全球钢铁产量中将占据2/5,或者更高的份额。有关数据显示,“十一五”末我国煤炭生产总能力将超过31亿吨,超出规划目标5亿吨。仅2007年,我国煤炭将面临1亿吨以上的新增产量。2008年将是产能达产的高峰期,煤炭供应能力还会进一步增加。由于国内产能的更快增长,我国生产资料产能过剩的局面将会逐步显现。

  其实从2006年开始,我国部分生产资料产能就已经显示了过剩迹象,只不过由于强劲的出口增长,消化了大部分新增产量,暂时掩盖了这一矛盾。

  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粗钢增产量的8成以上被出口所消化;铝新增产量的80%被出口所消化,铜新增产量的56%被出口所消化。今年前8个月,我国9种重要生产资料增产量的近3成被出口所消化。其中粗钢出口量超过了同期的增产量。这种我国企业主要为满足国际市场需求而增产的局面,虽然暂时掩盖了我国部分生产资料产能过剩矛盾,但损害了国务院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的实现,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并引发了不必要的国际贸易摩擦。

  随着国家抑制过量出口措施的继续出台和逐步发挥效应,相关产品的出口有可能回落到合理水平。在这个前提之下,部分生产资料产能过剩的问题就会浮出水面。

  根据初步测算,如果今后进一步出口抑制性关税措施,并且其力度确实能够抑制过量出口,2008年我国钢材和钢坯出口量回落到3000万吨水平,就将比2007年的7000万吨减少4000万吨左右的出口量。另一方面,随着2008年有新的钢铁产能继续投产,我国钢铁产能过剩的矛盾将进一步凸现。

  ▲即使一段时期内部分生产资料价格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跌,也不会使生产资料价格步入“漫漫寒冬”。市场价格仍将保持高位震荡

  随着一些生产资料产能过剩问题的逐步显现,供大于求将成为今后我国生产资料市场的长期趋势,由此而形成了价格行情的向下压力,制约生产资料价格的过度上涨。

  但在产能过剩压迫钢材市场行情的同时,我国生产资料价位也会受到强劲的成本支撑,从而形成即使严重供大于求,生产资料价格也难以持久性低位运行,不会步入“漫漫价格寒冬”的局面。

  今后较长的一段时期内,生产资料价位强有力的成本支撑主要来自3个方面:

  一是原材料成本增加。近年来,全球初级产品消费量的旺盛增长,刺激了矿产资源、能源和物流费用的大幅扬升。预计这一趋势在短时期内难以扭转。最近有消息说2008年国际市场铁矿石价格还将上涨25%,2008年度焦煤合同价格(离岸价)将上涨到125美元/吨。还有观点认为,2008年铜价格要上涨到1万美元/吨。这些涨价信息一点也不意外。只要世界经济没有进入衰退,只要全球钢铁产量还将保持快速增长局面,铁矿石、能源等原材料价格就将居高不下,易涨难跌,只是幅度不同而已。

  二是工资水平提高。与欧美等国家相比,我国工人工资水平明显偏低。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钢铁、化工、能源、建材等行业的工资水平和劳保水平亦相应提高。今后几年内,这一进程将呈现加快趋势。

  三是地缘政治、突发事件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本世纪以来,石油、矿石等初级产品价格之所以不断上涨,屡创新高,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在于地缘政治或其他突发事件的影响。如不稳定的中东局势等。2007年上半年所发生的伊朗扣押英国水兵事件,就刺激全球石油等初级产品价格的新一轮上涨。目前美国与伊朗关系难以确定,两国间不知是否会爆发战争。如果美伊开战,国际市场

石油价格将会迅速突破100美元/桶,并带动包括钢铁在内的几乎所有高耗能、大运输量商品价格飙升。

  这些因素都将成为生产资料价格高位运行的支撑。即使在短期内,部分生产资料价格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跌,也不会改变这个长期运行趋势。

  国内价格高位运行的同时,下阶段国际市场部分生产资料价格有可能大幅扬升。因为经过国家连续6次调整关税后,我国相关产品的出口成本已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初步估算每吨钢材的出口成本平均提高了100美元以上,有些品种增加了200美元/吨以上;我国焦炭在出口量减少的同时,出口价格不断上涨,2007年10月份出口单价两年来首次突破300美元/吨。受其影响,预计进入2008年以后,由于我国相关产品的出口量减少,或者是继续提高关税等政策的出台,也将会引发国际市场上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走进城市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