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军工技术加速民用 各地争享溢出效应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5日 02:16 第一财经日报
国防科工委表示,要充分利用“大飞机”等项目突破军民两用关键技术 章轲 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国家航天局局长孙来燕近日表示,“十一五”期间,我国政府将不断推出和平利用军工技术的重大举措。“军转民”、“民参军”迎来新的机遇期。 机遇期 12日,在“2007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高层论坛”上,孙来燕表示,我国实施军转民以来,有效地带动了一些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改善,推动了一些地方企业的发展,增强了地方的经济实力。 而据国防科工委副秘书长胡亚枫介绍,我国的军工科研生产能力已有三分之二转向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有10多万项军工技术转为民用,民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不足10%,提高到2006年的65%左右。 “军民结合的技术创新链开始形成。”孙来燕称。通过委省科技合作等形式,在上海、天津、陕西等地,集中建设一批有军工特色的高科技产业园区和基地,形成了一批军民两用高技术产业集群,军工经济和区域经济合作初见规模。 孙来燕透露,“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大力发展军民两用技术,充分利用“大型飞机”、“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载人航天与月球探测工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机遇,突破一批军民两用关键技术。 孙来燕表示,国防科工委将继续有重点地与相关省、市、自治区开展合作,鼓励和支持军工单位,特别是军工集团公司,跨地域、跨行业集成军工科技优势资源,实施重大科技合作项目,共建军民结合高技术产业园或基地,共建军民两用技术研发平台等科技创新平台,推进实验和试验设施、大型科学仪器等科技资源共享。 各地争享“溢出”效应 近几年来,我国军民分割、自成体系的格局逐步被打破,军工强大的技术实力和资金优势,也成为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新重点。 “重庆市的军工单位相对集中,军工经济在重庆市经济总量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据重庆市副市长吴家农介绍,重庆现有军工企业和研究院所38户,其中重点保军企业15户,占全国的10%,资产总额超过550亿元,职工12万余人。军工溢出效应产生的民营企业和国防配套产业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3。 吴家农介绍,重庆市一条成功的经验就是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充分利用军地两种资源,引导军转民与全市产业结构调整相衔接。指导军工“溢出”和“扩散”方向与地方产业发展方向相一致,培育壮大地方支柱产业。同时,地方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主动承接军工的产业、技术、人才“溢出”和“扩散”,通过“军为民用”有效推动产业集群的形成。 浙江省副省长金德水也表示,“浙江民营企业机制灵活,拥有良好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环境,与军工经济具有较强的互补性。” 2006年,浙江省军品产值已连续3年达到50亿元以上,非公资本进入国防领域建设的步伐明显加快,目前已承担军品科研生产任务的单位有77家,约占全省军工企事业单位总数的85%;非公有制企业军品产值占全系统的46.2%。 金德水透露,在军转民项目上,浙江将加大核能开发;通过参股、控股、兼并和收购等形式,参与军工企业改组改造,让民间资本进入军工企业,扩大军品生产范围。 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订阅电话:010-58685866(北京),021-52132511(上海),020-83731031(广州) 各地邮局订阅电话:11185 邮发代号:3-21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