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诚信建设制度护航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08日 01:39 金融时报
写在国家外汇局公布200家外汇违法逃逸类企业信息之际 为配合2007年全国“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国家外汇管理局近日公布了200家外汇违法逃逸类企业信息。这是外汇管理局继2006年首次公布400多家外汇违法逃逸类企业信息后,第二次发布该类信息。 据悉,这些企业中有20多家企业被查明存在非法买卖外汇或非法买卖外汇核销单等违法行为,其余大部分企业存在违反外汇核销规定等行政违法违规行为。这些逃逸类企业在经营中不仅违反了国家外汇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而且还因其他违法违规行为或未按规定参加工商部门年检等原因,导致主体资格被注销,外汇管理部门无法对其立案和处罚。涉汇企业的这类行为不仅扰乱了外汇市场正常的经营环境和竞争秩序,同时也给国家金融安全带来隐患。专家指出,公布外汇违法逃逸类企业信息有利于通过对违法违规经营行为进行“公开警示”,强化涉汇企业的诚信观念,引导广大涉汇主体规范自身外汇经营行为,创造诚实守信、规范健康的外汇市场环境。 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又是信用经济,没有法制和信用就没有秩序,市场经济就不可能健康发展。稳定可靠的社会信用体系是现代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重要基础之一,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全面践诺,信用体系建设不仅仅是关系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也是关系社会和谐和国际形象的重大政治问题。建立健全与国际衔接的社会信用体系成为政府职能部门一项重要工作。业内人士指出,企业要“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首要素质就是“遵守规则”、具有良好的国际声誉。 外汇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外汇市场秩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对外经济的发展和经济金融安全。近年来,我国目前面临的金融环境更为复杂,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扩大,外汇市场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个人收结汇、外汇结汇资金流向、银行外汇业务等相关问题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涉汇企业涉及的业务越多,监管的难度就越大,仅仅靠“出了问题再解决”显然是不够的,还要从源头进行治理,推广诚信理念就是这样一项“人心工程”。 专家指出,诚信是道德范畴和制度范畴的统一,建设诚信社会的最为关键的环节,就是建立相关制度,依靠制度的建立来保障诚信在全社会“深根发芽”。诚信缺失的根源在于制度的缺陷,完善信用应以制度建设为突破口。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在这一精神指导下,各地在信用制度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诚信,已经不仅仅局限于道德的范畴,而渐渐走向了制度层面。 国家外汇管理局在坚持完善立法的同时,也渐渐实现了监管定期化和制度化,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机制,完善了监管制度,积极促进外汇信用体系的建立。外汇管理局2003年制定了《外汇信用体系建设的5年方案》,为外汇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勾画了基本框架。此外还建立了外汇违法信息数据库,开展外汇违法信息披露工作,初步建立了多部门监管信息共享机制。自2006年4月开始,外汇管理局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外汇违法(负面)信息披露制度,定期将外汇违法案件信息以公开披露和供社会查询两种方式向社会公布。定期将市场主体行为的各种信息公之于社会,通过建立激励约束机制,鼓励守信企业保持荣誉、鞭策失信企业痛改前非。此外,国家外汇管理局各监管分局还建立了月度外汇形势分析例会制度、涉汇企业诚信记录差别管理制度、银行诚信等级评价制度等,依靠加大对法规的宣传力度,营造外汇市场交易主体知法守法的诚信氛围。 专家提醒,诚信需要制度进行有效监督,同时也需要制度进行有效激励,讲道理的同时也要给企业以实实在在的优惠,让讲诚信切实成为“利国利企”之举措。事实上,讲信用给涉汇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国家外汇管理局按信用等级对企业实行分类管理,通过对企业出口收汇行为的非现场监测、分析与排查,实行分类监管,对诚实守信的企业给予充分的便利,对涉嫌收汇违规的企业进行重点关注。据悉,实施以来,近97%的企业得到了更大的便利,实现了企业信用与企业经营的直接挂钩,强化了企业合规操作和诚信经营的意识,给企业带来了真正的好处和便利。 诚信的建设过程中,制度是最为关键的。当好举措和好办法渐渐演变为一种长效机制,成为制度范畴内的“规定动作”,那么效果将更加持久,对于推进我国诚信建设必将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 分析人士表示,尽管我国目前诚信建设的制度化程度还有待提高,但是以制度护航诚信建设无疑是正确的选择。未来在加强外汇市场诚信理念建设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加快建设信用评级制度,建立违信惩罚制度,通过制度建立来促进诚信建设工作的具体化、日常化、常规化。 有理由相信,诚信的中国,将具有更大的经济发展潜力和无限生机。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