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完善外管体制 中投公司只是驿站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08日 01:37 金融时报
记者 李倩 9月29日国庆节的前两天,广为各界关注的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终于在北京宣告成立。作为专门从事外汇资金投资业务的国家级投资机构,中投公司的成立是中国进一步深化外汇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外汇投资渠道,提高外汇投资经营收益的重要举措,是中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进程中的又一标志性事件。 众所周知,近年来,随着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我国的外汇储备余额迅猛增长。截至2007年6月末,中国外汇储备已经上升至13326亿美元,不仅早已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一,且继续保持着世界第一。但与此同时,高额外汇储备不仅给其自身的保值增值带来压力,而且对央行的货币政策实施形成挑战。 尤其是不断攀升的贸易顺差进一步推高着外汇储备。有业内人士预计,到2010年我国的外汇储备将超过两万亿美元。这如同高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在保证外汇储备安全性和流动性基础上,中国如何使用好巨额外汇储备,提高其收益,并借之实现多方面国家战略目标,成为整个国际金融领域瞩目与争议之事。 一直以来,我国的外汇储备主要用于购买低风险、低收益的主权债券。为了避免过于单一的外汇储备管理方式对储备盈利能力的制约,推进外汇储备的多元化、保证外汇安全、提高外汇收益、减轻流动性过剩压力,今年6月底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由财政部发行1.55万亿元特别国债购买约2000亿美元外汇,作为国家外汇投资公司资本金来源的提案,最终让来自各方的争论尘埃落定。 实际上,今年5月底中投公司已经开始了运作。当时,尚被外界称为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的中投公司做出了首笔30亿美元投资,购买美国黑石集团部分无投票权的股权单位。 高盛(亚洲)董事总经理胡祖六认为,中国政府决定把一部分多余的外汇储备拿出来,成立专门的机构,用更加积极的方式来管理,适当承担更多的风险,实现更多元化的资产组合,从而实现更高的投资回报,对中国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积极的和有益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扬认为,中投公司的成立有助于中国实施战略转型,从过去重出口转向加强对外投资,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它的成立是我国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竞争,实行走出去战略的大胆尝试。 业内专家还表示,通过发行特别国债购买外汇储备,是中国政府抑制货币流动性、缓解对冲压力的一项重要措施。 资料显示,中央汇金公司作为全资子公司整体并入中投公司,继续代表国家履行国有金融机构出资人的职能,进行国有金融机构改革,实现国有金融资产的保值增值。在海外投资战略上,中投公司将以境外金融组合产品为主开展多元化投资,实现外汇资产保值增值。同时,有官员表示,现在中投公司最重要的单一操作层面的策略目标就是投资回报。市场人士分析指出,考虑到美元贬值和国内通货膨胀压力等因素,追求一定的投资回报是非常必要的。新上任的中投公司董事长楼继伟在公司成立大会上也表示,中投公司将实行政企分开、自主经营、商业化运作。在可接受的风险范围内,实现长期投资收益最大化。 在中投公司挂牌之际,有专家特别指出,国际金融市场错综复杂、瞬息万变,高回报的背后相应的是高风险。在操作层面中投公司尤其要重视风险管理,毕竟中投公司承担着太多的投资风险和汇率风险。 另外,从目前的情况看,汇金公司成立近五年来,成功地保证了对多家国有重点金融机构改革的顺利完成,确保了国家控股地位,使股权管理得到改善和创新。 重组成效斐然,有目共睹,中投公司在下一步继续扩大外汇储备的运用中,应充分发挥其积累的良好经验。 同时,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指出,中国的贸易顺差是经济全球化形成的产业结构变化带来的,作为一个全球制造业基地,中国有60%的出口来自外商投资企业。在这种情况下,改变当前的双顺差状况需要一个过程。目前,我国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维持国际收支平衡。要对现有的大量外汇储备资金进行合理使用,一方面政府将鼓励中国企业更多地进口适合国内市场需要的各类产品,另一方面也将鼓励有条件的中国企业积极开展海外投资。 显然,更长远地看,我国的外汇管理体制改革还将进一步完善,成立中投公司只是这个过程中的又一个“驿站”。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