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货币调控重点应更多关注M1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26日 02:09 第一财经日报

  余根钱

  今年以来,我国金融运行状况一路走高,有些重要指标的增长速度超过了2004年经济偏热时期的水平,金融状况呈现不断趋热的特征,成为引发通货膨胀迅速走高的重要原因。为了扭转这种状况,抑制金融过热,需采取更加有效的调控措施。

  M1增长过快是最突出的问题

  货币供应量M1增速明显上升开始于2006年5月,也就是股市恢复新股发行以后。当时的M1增速水平比较低,因此当时增速上升是正常的,但后来上升速度加快,到今年初已达到20%以上。今年8月份M1同比增长22.8%,是2000年7月份以来增速最快的,比2004年经济偏热时期的最高水平还高2.5个百分点。

  如何理解M1增速过高的问题?M1与即期经济活动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对企业投资、总供求状况等方面有重要影响,M1增速过快往往会导致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尽管目前的M1增长过快与股市活跃有关,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满足资本市场对货币的需求,但决不能因此而忽视对实质经济的巨大影响。

  目前来看,M1增速过快的主要原因有三个:居民储蓄存款减少、外汇占款急剧增加和企业存款活期化。导致M1过高的三个原因市场已经非常熟悉,但我要谈的是M1高增长对通货膨胀的影响问题。

  对通胀的影响不可低估

  自今年5月份以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迅速增大,8月份同比上涨6.5%,已超过2004年最高水平1.2个百分点。虽然这次通货膨胀主要是由食品价格上涨造成的,但与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过快是密不可分的。

  不论价格上升的具体原因是什么,只要价格总水平上升了,那么就离不开货币供应量的支撑。若货币供应量控制在适度水平,那么价格的结构性上涨就只会引起比价关系的调整,即某些商品价格的上涨必须要以其他商品价格下跌为代价,而不会引起价格总水平大幅上升。

  若价格上涨仅仅是结构性,那么只要食品价格涨到头了,通货膨胀自然就会结束。但事实是否会果真这样呢?如果货币供应量M1继续过快增长,那么在食品价格上涨之后,很可能会形成价格涨升的新热点,甚至出现循环推动的通货膨胀。2004年通货膨胀最终之所以得到控制,并不仅仅是食品价格涨幅的回落,而是同时采取了严厉的紧缩性货币政策,有效地控制了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

  三方面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

  今年以来,央行采取了不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的调控措施。这些措施对控制货币供应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没能遏制M1增速不断加快的趋势。由于造成今年M1增长过快的原因比较特殊,因此调控措施的设计必须要把这些特殊因素考虑进去,否则就有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首先是货币调控重点应更多关注M1。

  8月份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8.1%,增幅比2004年经济偏热时期最高水平要低1个百分点。M2的增长速度尚未创出新高,但不能由此就得出金融运行状况没有问题的结论。M2是很重要的金融指标,但不能作为判断金融状况的唯一依据,M1与即期经济活动的关系更密切,是更重要的指标。

  在造成M1过快增长的三个原因中,居民储蓄存款下降会使M2增速下降,企业存款活期化不会对M2产生影响,这就导致了M2和M1走势有较大差异。在M1和M2的走势有差异时,单纯依据M2来制定调控政策是不可取的,必须更多地依据M1的情况。

  其次是严格控制贷款过快增长。

  自2006年以来,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同比增长速度一直呈缓慢上升走势,8月末上升到17%,鉴于目前情况,信贷增幅仍属于偏高水平。今年的居民储蓄存款为下降,贷款增速上升,储蓄存款增速下降,两者走势完全相反情况已持续一年多的时间,这种走势是极不正常的。

  为了控制贷款的过快增长,必须适当加大收回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力度。一是要加大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发行央行票据的力度;二是可以调整存款准备率的计提范围和方法,如活期存款和

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应提取较高的存款准备金;三是要加强对商业银行头寸的监管,6月末时国有商业银行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仅为2.43%,这一水平是很低的。

  再次是加大利率调整力度。

  我们知道,利率调整不能只考虑近期的通货膨胀状况,同时还要考虑对国际收入、

汇率和资本市场的影响以及通货膨胀的长期走势等诸多因素,其中最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利率调整是否会加剧外汇失衡。国内对加息一直有一种担忧,就是是否会加大热钱流入。

  从观察来看,在2006年本轮加息中,去年8月19日第一次提高存款利率时,这种影响很大,外汇储备激增,但后来几次存款利率调整的影响就不是这样了。从目前情况看,提高利率可以抑制

房地产价格和股市的上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热钱的流入。因此从多个角度看,加大利率调整力度都是很有必要的。

  (作者为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经济监测室高级统计师,本报记者徐以升整理。)

    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010-58685866(北京),021-52132511(上海),020-83731031(广州)
    各地邮局订阅电话:11185 邮发代号:3-21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