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吴晓灵:资本市场不应恐惧央行调控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4日 11:34 《财经》杂志网络版

  央行副行长吴晓灵认为,影响资本市场发展的因素,从外部讲是信贷过度扩张引发通货膨胀,从而影响市场运行环境。因此,稳健或者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有利于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网络版专稿/《财经》杂志记者 陈慧颖】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9月13日在“《财经》论坛:中国金融新棋局”上表示,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是中央银行被动吐出基础货币时实施货币政策的重要内容,而银行的稳健经营是防范金融市场风险的关键所在。

  目前,流动性过剩已经成为中国和世界都很关注的问题。吴晓灵表示,要正确地看待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就应该区分中央银行对银行系统的流动性管理和社会层面的流动性问题。

  吴晓灵称,银行体系的流动性表现为

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储备,是商业银行贷款扩张能力的表现;如果银行系统流动性过剩,反映为银行超储率过高,信贷扩张能力过强。而社会层面的流动性表现为各种资产包括金融资产变成现金(现钞或活期存款)的能力;社会流动性主要表现为广义货币与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之间的关系;社会层面的流动性过剩反映了货币供应过多,金融资产与实物资产有价格上涨的压力。

  吴晓灵进而指出,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是中央银行被动吐出基础货币时,实施货币政策的重要内容。目前央行主要通过法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央行票据两种方式对流动性进行调节。“在公开市场上运用国债和央行票据吞吐基础货币作用是一样的,关键问题是操作主体必须是央行,这样才能保持利率、

汇率调控目标的一致。”

  吴晓灵称,2002年之后,人民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是对冲被动吐出的基础货币,控制银行系统流动性的增长。“近几年央行的流动性管理是有效的,对冲还将继续,直到央行主动吐出基础货币。”

  对于央行的货币政策与资本市场的关系,吴晓灵认为银行的稳健经营是防范金融市场风险的关键所在。“在金融市场上,金融产品的价格波动是正常现象。只要投资人的资金不过多地依赖银行,一旦价格下跌受到损失,只会影响财富的分配格局,减少财富效应,不会形成系统性风险。”吴晓灵称,就像大家现在关心的美国次级按揭贷款,如果银行不过多地卷入进去,是不会有系统性风险的。但是,如果银行或市场主体过多依赖信贷资金投资金融产品,一旦产品价格大幅下跌,影响市场主体偿债能力或影响银行的流动性,则会引发系统性风险,影响金融市场稳定。“金融市场,特别是证券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越强,越应控制信贷的扩张,做好金融资产结构和货币供应量的调整才是金融市场稳健发展的保证。”

  吴晓灵表示,中国目前有38万亿元存款、17万亿元定期存款,在这样的结构下,资本市场不会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影响资本市场发展的因素,从外部讲是信贷过度扩张引发通货膨胀,从而影响市场运行环境,“因此,稳健或者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有利于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吴晓灵强调,从市场本身来讲,市场主体不注重上市公司真实的盈利能力,把

股票投资的收益寄托于短期的炒卖之上,会引起市场的剧烈波动,影响市场作用的正常发挥。对于中央银行的货币操作,资本市场不必产生恐惧的心理,要从央行的行动中看到市场的风险所在。每一个投资者应该准确地判断经济的走势和企业利润的走势,以企业的价值投资为自己投资的目标。-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