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中国8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余额为38.72万亿元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2日 21:27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9月12日电 (记者 陶俊洁 何雨欣)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12日下午公布的8月份金融统计数据,8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38.72万亿元,同比增长18.09%,增幅比上月低0.39个百分点。

  货币供应量的增幅比上月下降,体现出政策的累积效应已经开始逐步显现。

  M2即广义货币供应量,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加上活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以及其他存款,它包括了一切可能成为现实购买力的货币形式,通常反映的是社会总需求变化和未来通胀的压力状态。

  近年来,伴随着贸易顺差的增长,央行对冲的压力逐渐增大,“流动性过剩”已经成为近期描述

中国经济运行情况的关键词。作为衡量流动性的一项重要指标,M2自今年以来也呈现出逐月增长的态势,今年8月末M2余额达38.72万亿元,而今年1月末的数据则是35.2万亿元。

  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加剧了中国经济面临的通胀压力。今年CPI已经连续4个月创出新高。国家统计局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受食品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今年8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6.5%,为近10年最高涨幅。

  在流动性过剩的经济环境下,极易出现大量资金追逐基础资源、

房地产和各种金融资产的情况,容易诱发潜在经济风险。因此,有效抑制流动性过剩一直是今年以来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任务。

  今年以来,央行先后7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4度加息;财政部发行1.55万亿元特别国债;国务院决定将储蓄存款利息所得

个人所得税税率由20%调减为5%,这些措施在控制流动性方面已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从M2增长率比上月低0.39%的情况来看,系列政策的累积效应已经开始显现。

  作为商业银行流动性的表现——超额存款准备金率最近一段时间波动剧烈,与此同时,银行间同业拆借与债券的交易量也十分巨大。到今年7月底,在106385亿元债券存量中,商业银行持仓83283亿元,占比达78.28%。债券流动性高、变现相对容易,大量投资债券表明了银行投入了大量的资产保持自身流动性,这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当前宏观面流动性已得到适当收缩。

  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8月贸易顺差为249.8亿美元,是年内次高。分析人士认为,在贸易顺差保持高位、央行对冲流动性压力相对加大的背景下,货币供应量增幅的细微变化表明回收流动性的政策已开始发力。

  当前中国经济中存在的国际收支不平衡问题短期内尚难以改变。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晓强近日透露,截至7月底,中国的外汇储备已接近1.4万亿美元。此外,从8月的金融数据看,虽然M2增幅较上月低,但1至8月净投放现金累计达到750亿元,同比多投放596亿元,这表明央行面临的对冲压力依然不小。

  不过,继财政部6000亿特别国债发行后,财政部10日再次宣布将发行2000亿特别国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继续加大调控力度,预计回收流动性的效果会更加明显。

  此外,证券交易账户第三方托管制度的实施,也使不同银行间流动性出现不平衡状态;而新股上市的速度和频率加快,使得大量的资金包括银行体系资金大量涌向新股发行一级市场,数千亿元资金被冻结,这也将使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得到收缩。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