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防止垄断 国家加大引导规范外资并购力度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2日 02:2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防止垄断国家加大引导规范外资并购力度

严格审批之下,高盛参股美的电器受挫 史丽 资料图⊙本报记者 张良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近来,新航入股东航、百仕通(黑石)收购蓝星的事件在国家《反垄断法》草案获得高票通过的大背景下相继落定,外资收购中国企业是否会在一定程度上形成行业垄断再次成为市场争论的热点。对此,商务部在其最新公布的《2007中国外商投资报告》中指出,当前中国利用外商并购投资要注意防止垄断,必须引导和规范外资并购投资行为。

  自中国加入WTO之后,除个别行业外,国内各个行业先后向外资开放。外资企业则根据自身战略发展要求,或选择直接在华设立独资企业或采取收购中国企业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一项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以前,外资以并购形式对我国的投资只占直接投资的5%;2004年,这一比例快速上升为11%;2005年则接近20%。随着越来越多外资并购事件的发生,国家对于外资并购审批的态度也愈发谨慎,尤其是一些涉及特殊行业及国家安全的并购更是慎之又慎。

  去年8月,商务部重新修订的《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就明确要求:“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并取得实际控制权,涉及重点行业、存在影响或可能影响国家经济安全因素或者导致拥有驰名商标或中华老字号的境内企业实际控制权转移的,当事人应就此向商务部进行申报。”

  在国家的严格审批制度之下,部分外资并购案如高盛参股美的电器在进程中受挫。高盛与美的签入股协议是去年11月时的事情,由于股市上涨,美的电器的价值已远超当初,这或许成为高盛遇挫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分析人士认为,美的引入高盛被否预示着政府对外资战略性参股在国内有一定知名度的民族企业,加大了限制的力度。政府希望产业主体仍然由本土资金来控制。过去20年,外资在华发展迅速,不少行业的前五名,都是中外合资或者外商独资企业。以往,中国资本市场欠发达,急需引入外资,目前中国资本市场已渐趋成熟,本土资本也变得充裕。有失意者也必然会有得意者。历时三年之久的东航引进战略投资者的谈判最终于本月2日“修成正果”:新加坡航空及其母公司———淡马锡控股以113亿港元获得东航24%的股权。

  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江小涓的话或许是对上述两桩并购案最终成败最好的诠释。江小涓指出,当前中国利用外资并购要防止垄断。并购有可能减少企业数量或者加强龙头企业的市场地位,从而引起垄断问题。她认为,要确保国家对重要战略产业的控制力,对这些产业中的大型外资并购案,要有审查程序和控制能力,确保重点战略产业的安全。同时,必须完善并购价格决定机制。资产交易定价问题是并购中的一个难题,利用好资本市场是一个重要措施。资本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以及上市公司资产的流动性,使通过资本市场进行并购行为的公开性和公平性较好得到保证。

  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受访者对外资并购现状呈谨慎乐观态度。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导杨永华表示,最近几年,外资并购中国企业的数量迅速增加,在有些地方和领域,出现了外资的垄断现象,外资企业的数量超过整个行业和领域的90%。一些大跨国公司并购中国企业,目的是争夺中国企业的控制经营权。因此,《反垄断法》要求对外商并购中国境内企业进行经营者集中审查,涉及国家安全的还要进行国家安全的审查。这也是一系列文件法规早有规定的,在实际工作中一直在操作,《反垄断法》只是把有关规定上升为法律,由法律进行调整,这有利于规范外资的并购行为。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