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央行还有什么牌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08日 17:29 经济观察报

  央行正在努力对冲过剩流动性。

  9月7日,央行发行1500亿元定向央票。之前一天,宣布9月25日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至12.5%。作为货币政策中的两种数量工具同时使用,并且前者是年内第五次使用,后者是年内第七次使用,表明央行的调控力度正在进一步加大。

  央行接二连三的重手下,之后最大的悬念也许就是,周小川手里还有什么牌?会很快加息吗?

  这一周,一系列宏观经济数据又将密集发布,面对数据描绘出的宏观经济图景,市场将怎样猜测央行的动作?

  当然,任何时候市场都不大可能揣摩透周小川的底牌。不过没有关系,看看数据给我们的提示吧。9月11日,国家统计局将发布8月份的消费物价指数(CPI),这可能是一个让人惊讶的数据。7月份的CPI达5.6%,很多投行预期8月份的CPI将超过6%。

  上一回央行加息,正值全球为流动性紧张而困扰,包括美联储在内的各国央行不断释放流动性之时,中国央行逆势而动,固然是因为次级债危机并未损及

中国经济,还有一个理由是,在通胀风险升高的情况下,保持存款利率为正似乎已成了关涉民生之事,加息即可看作央行为此做出的努力。而且,央行官员已经表示,今年全年CPI可能会超过3%的调控目标。如此情势下,央行不动也难。

  怎么动,或许要看央行怎么想。次级债风波未平,美联储降息预期浓厚,如果中国选择加息,可能会把自己放在更复杂的局面中。这时候还需要参考其他的经济数据,比如说贸易顺差。7月份,中国贸易顺差超过243亿美元,接近历史峰值。预期8月份的数据不会有太大的起伏,因此,央行同样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对冲。

  这时候继续加息确实有风险。如果美联储降息,中美利差会进一步加大,这不是央行希望看到的局面。尤其是,目前次级债风波仍在持续,还远未到剧终之时,很多学者预计,如果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中国或许会成为难得的“避风港”,对于央行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好消息。中国央行面对热钱袭扰本来就很头疼了,无论是QDII或者开放“港股直通车”,都是希望通过政策引导,将资金引向海外市场,如果国际金融市场资金持续流入,谁吃得消?

  换个角度想,央行还会有什么牌?存款准备金虽然不是一张好牌,但显然已被央行定义为常规武器,并且今年连续七次的出牌,会否让其露出“猛药”的本性?很多学者认为,存款准备金上调已经到了临界点。而且,过去几次调整准备金,商业银行的反对声音也越来越大,以后再怎么出这道“牌”的话,相信央行不会无视这些意见。

  央行票据是央行的自制武器,不过相当管用。过去几年,央行票据已经是央行最有力的对冲工具,不过,央行票据的高成本也常常被学者们提起。重要的是,如果国际贸易收支不平衡是一个长期现象,央行票据是否可以持续使用下去,就成了问题。有机构统计称,目前央行票据发行总额已经超过了12万亿元。

  这也和

汇率政策相关。央行票据之所以难以脱身,前提是“小步快跑”的汇率政策不会有什么改变,虽然这未必就是央行的本意。不过,在中国,
人民币升值
不能太快,升值太快可能导致制造业的萧条,这种观点始终代表着一派强大的力量。在这种情况下,央行可做的选择确实不多。

  不过,揣摩一下央行,也许可以这么说,即使央行短时期内再次加息也不是什么让人惊讶的事情。当然央行会不会马上行动还是一个问号,决策始终是一个不断权衡的过程,而且,也绝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政策权衡。

  上周,另外的消息就是,特别国债小试牛刀,这是央行手中的新武器。财政部通过发行6000亿元的特别国债,从央行置换了等值的外汇储备,而且,这只是计划中的1.5万亿特别国债的一部分。从财政部的操作来看,发行特别国债不会帮助缓解流动性过剩的压力,也许惟一的功用,就是为央行提供了“子弹”。央行在市场中释放特别国债,也同样可以起到吸收流动性的作用。

  今年以来,央行的操作与过去已经有了很大不同,先后数次加息、调整准备金率并持续使用央行票据,在时机选择上都有些先下手为强的味道。不过现在的情况跟以往不同,虽然中国自恃有防火墙,可以把大洋彼岸的微妙波动放在一边,不过国际金融市场前景未明,加上距离上次加息也不过半个月的时间,下手太快未必是一件好事。

  也许,稍微等等看会更符合央行惯常的操作思维。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